新方法论 | 教育好新闻的来源、生产与传播研究——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为例
2021-11-03 16:20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桑 翔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资讯多元,消息真假难辨,更加需要优质的教育新闻来引领人、塑造人、培养人。经过对近年来中国新闻奖教育题材类作品分析后发现,一篇优质的教育新闻报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的内容质量和传播效果,需要从选题来源、内容生产、传播渠道等维度进行整体推进,从而进一步提升教育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关键词】教育好新闻   融媒体   中国新闻奖   生产与传播

进入融媒体时代,传播技术迭代更新、媒介平台层出不穷、海量资讯眼花缭乱,教育新闻报道该如何具有生命力,有效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经过对近年来中国新闻奖教育题材类作品分析后发现,一篇优质的教育新闻报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新闻的内容质量和传播效果,依赖于教育新闻内容生产的优化和传播手段的创新,需要从选题来源、内容生产、传播手段等环节综合推进、精耕细作。

一、用心捕捉选题:发现新闻价值,传递准确导向

在新闻界常有“题好文一半”一说,策划得好,选题抓得准,新闻就成功了一半。从中国新闻奖近年来的获奖作品来看,包括典型人物、典型集体、典型经验等在内典型宣传和反映民生问题的监督报道,正成为教育题材新闻比较出彩的领域,值得重点关注。

1.到达现场抓“活”题,发现独特素材

好的新闻永远在一线,需要记者不断增强脚力,到达现场,用心观察,善于发现,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发现独特素材,捕捉新鲜“活鱼”,才能更好烹制出美味的“佳肴”。

中国新闻奖消息类获奖作品《马克思原始手稿国内首次亮相》,就是新华日报记者在南京大学美术馆参展时发现的线索。当记者发现了目前国内收藏的唯一一份相对完整的马克思原始手稿,且是首次公开展出后,即刻定下选题方向,并第一时间从手稿收藏者、相关学者方面展开采访,成为全国范围内首个报道该事件的媒体记者,报道引发全国几十家媒体转载。

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机、虚拟仿真等新技术的应用,让新闻生产和传播如虎添翼。然而,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毕竟只是辅助的手段,新闻事实的判断、挖掘能力是融媒体时代优秀新闻报道的核心竞争力。

2.结合沸点抓“要”题,做好典型宣传

在融媒体语境下,优秀的典型报道常常能引发最广泛的用户情感共鸣。教育行业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是教育引导公众的重要路径。教育新闻立足于“教”,在选题上应突出教育性[1]。做好教育新闻报道,要高度重视典型宣传,讲好教育故事,以优质的典型报道来启发人、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这既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使命,也是产生优秀新闻作品的天然富矿。

在日常选题中,要善于围绕时代特点和社会关注,发现、挖掘、选树、报道一批优秀的教育典型,力争成为典型的首个发现者、独家报道者。在近年来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生命,为祖国澎湃》《燃烧自己生命 播下未来种子》等一批作品,因为典型挖掘到位、采访报道深入,使其成为感动受众的“痛点”,也征服了评委。

在和平年代,或许典型人物的故事并没有那么荡气回肠,如果没有报道,回到生活中就是日常可见的你我他。作为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就是要善于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要多关心那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好教师,要多关注那些扎根基层、潜心育人的好教师,挖掘和提炼他们在这个时代的闪光点……正是这些平凡人身上的不平凡映照着这个伟大的时代,这个伟大的行业带给人的改变。

3.聚焦民生抓“热”题,给出理性建议

新闻记者被誉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教育既是国计,也是民生,事关千家万户,牵涉群众切身利益。做好融媒体时代的教育新闻报道,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大前提下,不回避教育中负面话题,尤其是群众关注、社会关心的话题,要敢于做好舆论监督。

在这几年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不容篡改的命运》《谁制造了“毒跑道”》等一批获奖作品,聚焦招生考试、校园安全、腐败不公等民生关注,深入调查、激浊扬清、针砭时弊,较好地促进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良性发展,起到新闻舆论引导作用。

伴随时代的推进,大家对教育关注程度越来越高,确保教育的公平公正、维护每一个公民的教育权利,这些都是民生关注所在。通过对群众关心的教育难点、痛点、堵点等开展调查研究,加强舆论监督,做好理性发声,促进问题解决,既有利于推进百姓切肤之痛的解决,也有助于教育治理现代化与和谐氛围营造。

二、深耕内容生产:提升新闻立意,精耕每个环节

有了好的选题,还需要加工成型,这体现于记者的“笔力”。在产品理念上,要坚持内容为王,树立精品意识,深耕每个环节,通过融合战略和技术革新,创作出符合融媒时代需求的教育好新闻,不负这个时代。

1.紧扣时代主题,提升新闻立意

新闻,记录着明天的历史。当下,是一个教育广受关注的时代,结合重要的时间点、重大的新闻事件,找到小的切入点,报道好教育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担当作为,这既是教育新闻工作者的重大职责,也是生产优秀新闻作品的契机。

在近年来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高考40年:有努力就有远方》《苏明娟设立助学基金传递“希望”》等一批教育题材作品,围绕改革开放大背景下高考恢复带给人生改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教育保障作为,由小切口带出国家的重大战略和时代的重要思考,成为记录时代进程的名篇佳作。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二级教授刘海贵认为,从“社会这个大学校、大教育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育新闻的意义就更强”[2],教育事关千家万户,涉及方方面面。教育新闻主题立意找得巧,常常跟国家社会的重大事件、时代变迁等都能产生挂钩、联系,产生更好的效果,以真实生动的教育报道折射时代的风云变革,成为这个伟大时代的记录者。

2.融入人文关怀,寻求情感共鸣

新闻是客观真实的记录,但不代表没有感情投入,不能有人文的关怀。没有故事的新闻走不远,要使得报道产生持续的冲击力,必须善于讲好故事[3];要讲好故事,就需要有情感的投入。

在近年来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作品中,不少记者都是带着真情去采访、去拍摄、去写稿、去编辑……用心用情打磨,以字里行间和画面片段的真情实感打动了受众。在获奖作品《我不后悔,因为我救了一条命》报道中,记者在一开头就满怀深情地写道:“这些天,12岁小学生周美玲舍身救人的故事,在望城区茶亭镇传开。昨日,记者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见到了这个被乡亲们称为‘小英雄’的女孩。经历了两次大手术,被疼痛折磨得直掉泪,周美玲却说,小弟弟得救了,她承受的痛苦不算什么。”简短的导语开头,强烈的画面对比,让这样一个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小英雄跃然纸上,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教育是一项育人的事业,报道教育新闻也要时刻谨记以人为本,在新闻作品采写中融入深厚的人文关怀,在作品的背后看到情感的流动和价值的涌动。诚如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温红彦所言,“教育新闻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就要带着情感去写好教育报道”。[4]

3.树立精品意识,精耕每个环节

进入融媒体时代,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面对海量的资讯,用户更加期待有价值的头部内容。做好融媒体语境下的教育新闻报道,就要树立精品意识,紧扣内容为王,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推敲,精耕细作每个环节,生产出优质的教育新闻产品。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秦岭最美小慢车穿越陕甘川三省,日输送中小学生近500人次,车上急需新书》,记录了秦岭贫困山区学生搭乘扶贫专列求学的故事。记者为了真实展示贫困学子求学之路的艰辛和列车组的坚守,克服陡峭山路和多变天气带来的不便,全程跟拍,精确计算每一个时间,在有限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了7小时的素材采集,并从中凝聚成3分57秒的短视频,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新闻坚守,让作品有了超过130万人次的点击量。

在融媒体语境下,新闻生产的方式和手段更加多元,涉及选题策划、采访拍摄、写稿编辑、传播推送等众多环节,依赖于记者、编辑、美编、技术等各个岗位人员的齐心协力,需要每一位生产者树立起精品意识,精耕细作每个环节,精磨细敲每个要素,从而使生产的教育新闻作品成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

三、推进融合传播:团队作战发力,多种形式助力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产品内容还需要有效的渠道来抵达用户。在融媒体语境下,用户对新闻产品的表现形式要求越来越多样化,教育新闻的生产与传播也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这一点对专业性较强的教育新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新闻工作者树立融合传播思维,将读者、观众、听众视作用户来换位思考,尊重互联网的传播规律,创新传播手段,赢得传播主动权[5]。

1.重视手段创新,推进表达融合

数字信息技术对传媒行业的渗透,使得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移动终端和通信技术的成熟,构建起基于“0”和“1”基础上的高度数字聚合,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已能很好地集成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介质,这些为优质教育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提供更好的技术赋能和形态包装,使其有质有形。

在近年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涌现多篇融入视频、漫画、长图等多元手段的作品,弥补纯文字传播的不足。中国青年网在马克思诞辰日推出的《您好,马克思》,除了围绕主题推出常规的调查报道和采访视频外,还借助H5、图表等手段,以接地气的方式进行理论报道,为青年网民再现真实、炫酷的马克思,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进入融媒体时代,好的教育新闻作品要善于进行多手段的创作,探索可视化呈现,专业的教育政策,可以借助数据、图解、H5、短视频等手段,提升理解度;优秀的典型宣传,可以利用虚拟仿真、全息影像、二维扫码、音视频融入等形式,让典型可见可看可听,可敬可亲可学;涉及负面的舆论监督,或许还可以配评论、配漫画,借助前者犀利的作用,发挥后者幽默讽刺功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促进事情解决。

2.重视团队作战,推进平台整合

新闻产品传播离不开优质的平台,这既是媒体自身转型发展的本质需要,也是产品提升影响力的途径依赖。融媒体时代推进教育新闻传播,就要善于发挥报刊、电视、网站等各自的优势,推进平台融合,形成“1+1>2”的传播效果。

在近年来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越来越多体现出集体策划、团队作战的趋势,贵州日报报业集团的《中美大学生联合体验长征之旅》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长征80周年之际,贵报集团策划组织了“中美大学生联合体验长征之旅”大型活动,整合集团旗下党报、都市报、商报、网站、客户端等各类媒体资源,设立全媒体采编团队,全程跟随报道,通过图文、视频、直播、H5、快闪等多样化新闻产品,对长征精神进行再现,在线上线下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仅快闪视频直播,全网总点击量就超50万次。

当下正进入新技术、新产业飞速发展的时代,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发展,将进一步催生智能平台、泛在媒介的开发和应用。有学者认为,“传播平台的整合是媒体融合的一个重要维度,媒体机构拥有传播平台的多寡直接影响其能否成为新型主流媒体。”[6]各机构媒体需要重视内部平台整合,发挥媒体内部的报、网、刊、端、博、微等各种渠道优势,加强包括教育新闻在内的优质资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

3.重视借船出海,加强渠道联合

进入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主流媒体与专业媒体并存,机构媒体与商业媒体齐飞,线下媒体与社交媒体共舞,传播格局已发生深刻的调整。在这种背景下,完全依靠自有平台传播容易遇到“信息孤岛”,借船出海成为很多纸媒的选择。[7]各媒体间可以加强渠道联合,进一步助力优秀教育新闻的生产和传播。

在近年来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就有许多进行多渠道推广的案例。羊城晚报推出《原来你是这样的00后大学生》专题,除了做好内部整合,在金羊网、羊城派、官方微信、微博等做全媒体首推后,其视频专题还得到人民网、东方网、中国经济网、上游新闻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同时为腾讯、新浪、搜狐等商业平台转载提供方便,并争取到学习强国推送,多平台多渠道的联合推送,为教育好产品扩大了更大的受众面。

结 语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的日益发展,教育新闻的地位与日俱增。面向未来,随着媒介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发展,如何进一步提升教育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是一个时代课题,研究优秀教育新闻作品的生产和传播特征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持续推进的过程,提升教育新闻讲故事的能力,一直在路上。

本文系上海教育报刊总社“优青计划”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 蒋瀚洲.试论教育新闻的主要特征[J].广西高教研究,1998(2):100.

[2] 刘海贵.中国新闻采访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195.

[3] 卿志军.融媒时代新闻报道的策划与创新——对近三届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获奖作品分析[J],传媒,2020(24).

[4] 温红彦.“四季歌”里觅强音——从教育新闻的特征谈如何做好教育报道[J].新闻战线,2005(8):16.

[5] 桑  翔.构建教育融媒体中心的可行性研究——基于 SWOT 模型的教育媒体战略转型分析[J].教育传媒研究,2021(1):74

[6] 张金桐,屈秀飞.媒体融合的演进逻辑、实践指向与展望[J].当代传播,2019 (3).

[7] 窦锋昌.全媒体新闻生产:案例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12):141.

作者桑翔系上海教育新闻宣传中心评论部副主任、主任记者

编辑 采访-严偲偲审读 舆情研究部-李诚审核 编辑-詹婉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