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东莞市石龙镇“让爱回家”志愿者的帮助下,76岁的山东人候老伯终于与分别30年的儿女相聚。他的儿女还特地向石龙“让爱回家”志愿服务队捐赠1000元用来支持服务队运营,并对石龙志愿者的无私帮助表示感激。
志愿者帮另一名流浪人员寻亲途中偶遇侯老伯
在石龙镇西湖区的雨花斋素食馆后面,有一间小小的工作室,这就是石龙“让爱回家”志愿服务队的大本营。在志愿者们的帮助下,每个月都有流浪人员在这里与亲人相认。
石龙“让爱回家”志愿服务队队长王立柱是一名搬运工,由于工作中接触流浪人员比较多,热心的他于是发起了这个组织,希望尽一份绵力帮助有困难的人。他和队员们风里来雨里去,为流浪人员送物资以遮风挡雨解决温饱,耐心与流浪人员聊家常,汇聚爱心帮助一个又一个流浪人员回家。
6月14日早上6点多,76岁的山东省滕州市人侯贺全终于在石龙与分开30年的儿女相见。
王立柱告诉读特记者,他们是在帮另一名流浪人员寻亲的途中偶然见到侯老伯,老人家着装整齐,以收破烂维持生计,一开始志愿者们并不相信他是流浪人员。后来听附近居民反映,侯老伯已经在附近流浪了20多年,这一下子引起了志愿者们的注意,大家决心要帮老人家找到亲人。于是,志愿者们开始尝试与老人沟通,希望了解老人的基本信息。然而过程并非这么容易,老人一直不肯吐真情。面对这种情况,志愿者们坚持不懈,每天给老人送去水和食物,继续尝试跟老人聊天。
聊着聊着,几个退伍老兵队员发现原来老伯在山东当过兵,几句“班长”寒暄之下,老人终于肯敞开心扉聊天,在软磨硬泡之下志愿者们最终说服了老人。老人放下心结,告诉了志愿者真实姓名,表示愿意回家与亲人团聚。志愿者们立即发动全国的“让爱回家”志愿者,很快就对接上了山东滕州的志愿者,两地联动帮老人寻亲。功夫不负有心人,
6月11日凌晨4点多,侯老伯的儿女接到了志愿者们的电话,让他们诧异和惊喜万分,他们一家寻找了30年的父亲终于有消息了。当看到志愿者传来的照片时,他们当即确定侯老伯就是他们失联30年的老父亲。第二天再次确认父亲的信息后兄妹两人决定马上乘飞机来到广东。
女儿一眼认出失踪30年的父亲照片
据了解,侯老伯今年76岁,1963年入伍,当了五年兵。退伍后他就开始经商全国各地跑。46岁那年,他从家里拿了一笔钱,并从亲友处筹集了一些资本,来到南方经商,不料在广州被人骗走了所有钱财,后来身份证件也遗失。他不敢面对家人,也不想求助别人,于是开始了默默流浪,靠捡纸皮破烂维持生计,不管多艰难,他从不乞讨,还把卖塑料、纸皮的钱一点点积攒下来。就这样,他在广州流浪了8年后来到石龙并在此“定居”,生活逐渐安定之后,他仍不敢联系家人,也觉得无言以对家中亲友。
而在家乡滕州市,家人在他失联后就立即报了案,但终日不见有任何消息,妻子天天以泪洗脸,一双儿女也想尽办法寻亲。好在当时妻子在单位上班,儿子也已经21岁出来工作了,女儿14岁还在上学,一家人生活安稳,家里的债务也慢慢还完。但这么多年来,家人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由于当时没有父亲的照片,只能靠描述画像,寻找父亲跟大海捞针一样难。
在石龙“让爱回家”志愿服务队工作室,侯老伯的女儿一直紧紧握着老父亲的手,父子三人安静地聊着家里的情况,30年来的辛苦寻觅、痛苦思念都在重逢一刻融化。据侯女士介绍,“因为父亲失联的时候我都十几岁了,对父亲的印象深刻。所以,一看到志愿者发的照片,我马上就能确认,这就是我的父亲!”她还说,“目前母亲75岁了,身体不大好,所以还不敢告诉她父亲的消息,怕她一时过于激动,所以打算一点点告诉她,先告诉她有父亲的一些消息。”
亲人相认让小小的工作室热闹起来。在经过一番商讨安排之后,大家决定首先帮老人解决身份证的问题,帮他回老家,因为失联多年,老家那边已经销户了。所以,出租车司机志愿者立马搭载老人和他的儿子去就近的石龙公安分局西湖派出所,帮老人办好了临时身份证。一听老人的情况,办证民警立即协助办妥。
侯老伯一家终于要团聚了,看着老人在儿女的搀扶下走出工作室,志愿者们脸上露出了幸福满足的笑容。
编辑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