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澳洲的记忆,始于中学地理和移民亲朋的讲述。直到触摸南太平洋浩瀚波涛中的这颗明珠时,才真切感受到一个天人合一的澳洲。
入境澳洲,三颗奶糖都要申报
大凡到访过澳洲的人,会对入境印象深刻。
飞机在停机坪停稳后,他们必须做的第一件事是先进行机舱消毒,然后乘客才可下飞机。据说,这个雷打不动的制度已坚持几十年。
入关时发现,海关对旅客携带物品的负面清单之多和严格程度之大超乎想象。一旦发现隐匿不报的违禁物品,如鲜活植物、种子、肉蛋奶类食品和木制品之类,就会遭到重罚,这被列为保证国家环境安全的重要措施。此行我们家小朋友带了三颗奶糖,结果安排从申报通道过关。海关人员除检查几颗奶糖外,还盯着我们两个行李箱,目光最后落在我们的杂物箱,开箱检查无疑才放行。
刚开始我特别不解,直到漫步邦迪海滩和绿岛出海,与涤荡双眸和心灵的碧海蓝天相遇时,才感受到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明白严格检查背后是保护的力量。
明媚的阳光、细软的白沙、性感的比基尼、湛蓝的海水、旖旎的海湾,这真可谓冲浪者的天堂。不见那些纠缠不清的商贩,迎面而来拖着海上用具的澳洲人友好邀请你一起冲浪,每个人在这都享受主人的待遇。更为震惊的是,即便游荡在悉尼最大鱼市附近的海边,也闻不到一丁点儿的海腥味。
从凯恩斯一路南下,所到之处映入眼帘的都是湛蓝如洗的苍穹和轻盈飘动的白云。原始古朴的国家公园、清新静谧的城市绿地、游人如织的金色海滩、人迹疏朗的山野小镇、无处不在的花香鸟语、漫山遍野的牛羊牧场、遍地瓢香的葡萄酒坊,无不令人心旷神怡,如醉如痴。
环保,已成为生活的信仰
风景背后的故事总是更加精彩。在这里,一个来自北京的小伙说起和智利移民澳洲姐夫一起生活的经历。
他初到澳洲时,不懂得严格执行垃圾分类,把一个鸡蛋壳放错了,结果那个开叉车的霸道姐夫不是让他下不为例,而是要他爬进垃圾转运站捡起来。和姐夫因此打了一架后,他也渐渐入乡随俗。更让我们肃然起敬的是,这姐夫随他们去北京过年迷上中国绿茶,岳父母在其返程时把一包顶级绿茶塞进行李箱,到机场被他发现后与妻大吵,称要不让家人取回,否则到澳洲报警。
澳洲人那份来自骨子里的认真,让我感觉尽管这里宗教色彩非特别鲜明,但他们离心灵很近,近得你随时能感受到。
据说,在这里有钱也无法任性。因为澳洲人的环保意识渗透入骨子里,成为他们的一种信仰,他们不允许外来人破坏其家园。他们绘声绘色讲述这样一个案例:有大款花上亿元在澳洲买地后自主开发,下挖太深触铁矿被举报,可不见其悔改,当地人大游行后将其轰出,并让其永远无法踏上这片土地。
澳洲人也不会为经济发展牺牲环境,破坏自然。东部国家公园参观者众,但他们不会迎合旅游过度开发。崎岖的山路旁,悬崖峭壁间保持着树木杂草的原貌,呈现古朴原始的风貌。去自然桥观看蓝色萤火虫,那得进入一片原始森林,只允许大家的手电发出微弱的光。更为甚者,为了保护萤火虫的生长环境,周边居民主动减少人工干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灯光。从而让这里的蓝色萤火虫成了神秘的世界一景。
澳大利亚的环境保护堪称世界之最。当地人告诉我,极强的环保意识得益于早在上世纪50年代政府的引导,他们的着眼点始终是人类活动如何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共进共荣,真正做到天人合一。澳大利亚人已经把环保意识纳入到社会公德和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中。
在这里,你可深切感受到,社会公益不是停留在批评指责谁谁谁,而是从自己做起,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这无疑值得我们深思。
有约束的信任 令这里的生活如此悠然
尽管入境检查很严格,而在澳洲境内则予以无限信任,社会管理成本似乎比较低。
搭乘内陆航班,水、水果等都可随人带上飞机。澳洲人生活悠然,少被打扰。路上基本不见警察,但大家都自觉遵守各项制度。行为背后可能源于其严格处罚:在这里没系安全带罚330,周末再翻倍;闯红灯罚300,扣3分,要知道3年才12分。如此严厉令人望而生畏,不知不觉约束着行为,促使习惯养成。
我们在绿岛租潜水用具,只需付租金,而没有押金。用完各自归还,全凭信任。可这里又有约束,不能用沐浴液洗发水,那些冲凉房露天开放式或许就是一种制约。
我们还目睹这里的海钓,不同常见的爷孙一网打尽,他们对鱼大小不合格的会放生,打多了鱼估计吃不了也会重新放回大海。
鲜明的边界感 让习惯了“深圳服务”的人不解
澳大利亚是移民国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只有先来后到之分,而无高低贵贱之别,平等观念根深蒂固。如今四分之一的人口来自别的国度,多文化的融合与交汇让其形成独特的文化。
澳洲人热爱自然,喜欢运动和挑战。闻名遐迩的澳网影子随处可见;仅黄金海岸就有50多个高尔夫球场。无论在悉尼还是黄金海岸,所到的酒店游泳池和海边没有看到救生员,入口处明确写着“Please keep an eye on your children"。从一定侧面彰显出这是一个讲求自我负责和秩序的国度。
当晚入住高球场酒店,进门就被告知,酒店21点以后没人上班,任何问题请在此前解决。同行不小心把戒子掉入水槽,电话前台,被答复:对不起,今天周末,要等周一上班安排工作人员。同行立马晕倒,因为周一早已离开。无独有偶,另一友人忘带房卡出门,21:30回已见不到任何一个工作人员,电话也找不到人来开门,无奈和其他人挤在一屋。这让我们这些长期享受“深圳服务”的人不解,但一个边界感鲜明的国度又跃然眼前。
在这里,商业服务是有范围的,而不是无限责任,老板更不会过度牺牲员工利益和尊严去换取更多的商业利润。当地人介绍,这里农牧场主与雇工、老板与雇员也不存在高低上下的界限,雇主不仅不会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傲慢,倒由于地广人稀、劳力不足而对雇员很友善。
在人迹疏朗的库兰达小镇,我们慢慢欣赏着热带风情的园艺、房屋设计和陶瓷、摄影、雕刻等艺术作品,可走着走着下午五点多,太阳还挂在高高的蓝天上,就看到一家家店关门了,透过橱窗店员给我们报以甜美的笑容。或许你无法想象放下客人不做生意,但他们给你的背影很真诚。
张弛有度低调务实,原来你是这样的澳洲
这会不会让澳洲人过于慵懒呢?不,搭乘澳航班机时就否定这论断。一路上,空乘不时给我们分享澳洲的美食,一会主餐,一会水果饮料,一会点心冰淇淋,足足让我们感受到澳洲人的热情好客。长途班机不免时有垃圾,高大魁梧的乘务员不时俯下身子清理座椅前口袋,又捡拾地上垃圾,那份对职业的尊重足以让人感动。
不仅如此,他们保持着前进步伐和发扬袋鼠精神,改善人类的福祉。大家耳熟能详的止疼药、青霉素、仿生耳、X光等从这里走向世界,今天最热门的wifi和区块链技术也来自这里,生物医药、高科技等运用走在世界前列。
或许澳洲人外表特征不及欧洲人明显,性格特征不及美国人鲜明,但他们保持着自己的特性。有一种说法,澳洲土著居民来自匈奴,豪放、奔放、热情、勇敢,今天的澳洲人身上仍可看到游牧民族的特征。受英国殖民影响,他们保留了英国人的认真,但不古板,还低调、务实。
高速路两旁袋鼠成群地奔跑,蓝蝴蝶在热带雨林中翩跹,板根树和水藤共生共长……和植物、动物一样,人也在各自的领域自由生长,张弛有度。走在街上你不能通过看服装、打扮来辨别澳洲人的贫富,不能从一个人开什么品牌的汽车而判断他的身份。澳洲人衣着随便、自然,对汽车也抱着实用环保的态度。
不知澳洲人是否属于当下热门的极限民,他们身上那种生活的自律精神和不动声色的生活方式,足以彰显出高尚的品质和社会文明。
有节制地使用资源 人更多在与自然对话
尽管wifi发明是澳大利亚,但在那使用却不及国内便捷,很多酒店限时供应,不少餐厅不提供免费wifi服务 。一开始很好奇为何,和当地人聊天得到答案。澳洲地广人稀,东部平均每10公里2户人家,他们不会也没有那么多钱搞基础设施,一些是通过卫星发射,自然广度深度有影响,足以可见其对各种资源投入和使用的节制。由此也让当地人更多与自然和心灵对话,这无疑给沉浸在信息焦虑的我们以启示。
正是对这片土地的珍爱,让澳洲成为一个安宁祥和的国度。这里远离战争、没有种族纠纷、无瘟疫、无自然灾害、无环境污染。在这里从北到南一路行走,没听到像在其他国度旅行常被提醒,包要背在前面。你完全可以放松身心,在这片人间乐土做个深呼吸,欣赏南太平洋上的璀璨明珠和当空浩瀚的银河交相辉映。
“在南十字星座灿烂的星光下,我们用自己的心和双手辛勤地劳作。为了将我们的联邦建设得举世闻名,对那些远涉重洋到来的人们,我们有无尽的土地来分享。鼓起勇气,让我们一起,推动美丽的澳大利亚前进,让我们快乐地歌唱!”这是他们的国歌,舒缓柔和的曲调或许给你一个真实的澳洲自画像!
编辑 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