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中餐分餐使用公筷公勺,您准备好了吗?

读特记者 黄力彬 彭丹
2020-03-10 18:21
摘要

​近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与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公布《中餐分餐制、双筷制、公筷制服务操作规范(征求意见稿)》,为餐饮业提供了执行模板。

用餐使用公筷公勺,推行分餐制,成了近期中国人关注的热门话题。

这不,一份《中餐分餐制、双筷制、公筷制服务操作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引发了行业人士及市民的强烈关注。

这一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与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公布的意见稿,旨在为餐饮业提供执行模板,更好推广餐桌文明,促进餐饮业分餐制的实行。对此,市民与餐饮业经营者怎么看?

市民:使用公筷是文明和负责任的体现

“我非常支持使用公筷,不只是在这个时期,希望更多人能加入‘公筷行动’。”今年大二的嘉慧目前不用返回广州的学校,而是在深圳家中进行网课学习。受疫情影响,目前仍有许多餐馆处于未营业阶段,这对平时热衷于“下馆子”的嘉慧来说难免有些无奈。

当被问到是否在餐厅吃饭的时候使用公筷时,嘉慧说,在和同龄朋友出去吃饭的时候,大家都会很自觉地向服务员拿一副公筷,觉得这已经是“不成文的规定”,是一个很自然的举动,而她也从新闻上了解到,不使用公筷公勺更容易互相传染幽门螺旋杆菌。

“但是在和亲戚朋友吃饭的时候,除了服务员在上菜时已经配备公筷公勺外,他们还是会直接使用自己的筷子去夹菜,甚至为了表示热情直接夹到我碗里,作为小辈的我,也不好意思在餐桌上说些什么。”因为这件事,嘉慧和家人反复讨论过几次,她认为,餐桌上还是要注意个人的卫生。彼此夹菜虽然传递着情谊,但是极大增加了病菌传播的风险,而使用公筷是文明和负责任的体现。“像我爸,他还是保有传统的思维。他觉得在餐桌上,尤其和亲戚朋友聚餐时使用公筷,会显得见外和不亲近。”嘉慧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让父亲改变这个传统思想。

“我们就从自己家里开始。”嘉慧说,为了让家人尽快适应这种健康模式,从过年开始,她就在自己家里实行公筷制度。在家围炉的时候,生冷食材用一副筷子,夹菜的时候另外一副;平时吃饭也使用公筷公勺,在慢慢习惯使用公筷后,嘉慧还向母亲提议将做好的饭菜直接分到各自的盘子、碗里面。“和自助餐一样,为了彼此的健康,程序上虽麻烦了一点,但其实就是一个习惯的过程。”嘉慧笑言,希望下次和家人去餐厅吃饭的时候能够保持这样的习惯。

餐饮行业:我们只能鼓励大家使用公筷

“自2003年非典过后,我们就有意识对用餐方式进行改革,并要求旗下的餐厅实行公筷制用餐。”深圳佳宁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江本华接受采访时表示,餐厅服务员在布置碗筷时都会放置两双筷子,一双供客人使用,另外一双作为公筷。“除此之外,例如一些煲仔菜类和汤类,我们都会在旁边放置公用的勺子。”

“大家要提升个人用餐时的卫生意识,对于客人而言,这需要他们自觉去使用公筷,我们只能鼓励大家使用公筷。”江本华表示,餐厅会提供公筷服务,但是具体到每位客人时,这需要市民自觉,餐厅方面也不方便强制。有此感受的还有潮汕小吃店的老板森海,“对于我们这种小餐馆,提供公筷服务并不会增加太多的运营成本,最主要还是看客人。”森海表示,尤其是此次疫情发生后,希望市民能养成文明用餐的习惯。

除此之外,江本华表示,关于“厨房内由专门的分菜人员将菜品分成一人一份,由传菜员将分好的菜品迅速送到餐桌旁”的倡议,在具体实施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每一桌客人都实行分餐制服务的话,对于中餐而言,这将会导致服务成本提高,实行起来会有些难度。”

从各地公布的疫情案例可知,全国已经发生多起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病例。深圳市烹饪协会主任侯丽捷表示,对于当下普遍流行的“共食制”,可能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因此在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时,也开始倡导推广分餐制,鼓励民众使用公筷公勺,以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目前,深圳很多地方都已开始倡导使用公筷公勺。使用公筷公勺虽然少了点“人情味”,但这一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他人。侯丽捷认为,餐饮行业要做“公筷行动”的示范者,“目前能够正常开堂食的餐企不是太多,但他们愿意主动为用餐者提供公筷公勺,在室内用餐时在显著的位置摆放温馨提示牌,提醒用餐者文明用餐。”她希望,政府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多为餐饮企业出谋划策一下,让深圳的餐饮能恢复生机。

《意见稿》拟于3月中旬召开标准审查会,并予以发布

私筷入口再入合盘,这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的饮食习惯,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邢颖认为共餐制容易产生细菌病毒交叉感染,增加食源性疾病的传播风险,“聚餐时如果使用分餐,养成使用公筷公勺、或者一人使用两双筷子的良好习惯,可以切断“口口相传”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邢颖表示,《意见稿》参照相关餐饮企业的服务标准,专访并听取了行业内部分专家学者、餐饮等企业的经营者以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确定了分餐制、公筷制、双筷制的术语和定义、规范与要求,将有易于推广和使用。

《意见稿》标准的制定以保障公众健康为目标,主要从科学性和实用性两个方面来考虑。“疫情过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理念将发生深刻变化,会更加注重科学饮食、健康卫生,也对中餐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邢颖表示,要改变人们共食习惯,除了人们要逐步形成自觉的意识之外,还要进一步增强和培养社会性的引导与共识。

中国贸促会商业委员会秘书长姚歆表示,由于考虑疫情期间,将本次征求意见期设置为5天,并已陆续收到有关企业、协会、媒体的反馈意见。“待征求意见结束后,我们将汇总和积极处理社会反馈意见,修订完成标准送审稿,拟于3月中旬召开标准审查会,并予以发布。” 姚歆说。

(晶报供稿)

编辑 周晓飒

(作者:读特记者 黄力彬 彭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