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中心开启"云调解"模式,调解员宅居家但工作不停步,在线帮助当事人快速解决纠纷。据统计,2 月 3 日以来,该院多元化纠纷解决中心通过在线调解处理诉前纠纷 399 件,成功调解 23 件。
深圳市心理咨询师协会胡亚培是派驻龙华法院的一名调解员。近日,她居家调解了一宗民间借贷纠纷案,先通过外网登录法院"深融多元化"平台,查看电子卷宗熟悉案情,在平台发送短信告知被告涉诉信息,再运用电话、微信、视频与当事人进行联系。经过充分沟通,她了解到原被告实为抚养费纠纷:原告傅某是被告王某的前妻,两人育有一女,婚后女儿归傅某抚养。
目前,王某已经再婚,在离婚后的两三年间,傅某多次索要女儿的抚养费,王某以没钱为由写下了"借条",这就原告提起本案诉讼的证据。今年,女儿和父亲王某过年。胡亚培敏锐地抓住这点,以此为突破口,和被告王某讨论案件的事实和法律关系,还聊起春节过得怎么样,和女儿团聚的趣事,怎么做好女儿"停课不停学"的安排等话题。这些家常让王某充分认识到亲情的可贵、女儿抚养和成长的重要。随后,王某主动联系傅某进行庭外和解,傅某也向法院提交了撤诉申请书。
▲龙华法院调解员在线化纠纷。
另一名调解员何娟创建了"一案一群"的微信群,通过微信文字、语音、视频等方式,快速高效调解了一宗原告为外省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为。春节前,身在广西的原告兰某因深圳市某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一直拖欠货款,将该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郑某诉至法院,请求被告支付原告货款人民币 6.5 万元。
何娟征得原、被告双方同意后组建案件调解微信群,进行在线沟通和调解。在调解过程中,何娟耐心地释法说理,言辞恳切,并鼓励双方在疫情期间互谅互助,携手共度难关。她的热情和真诚赢得双方的信任。原告主动提出在当前特殊情况下,愿意给予被告一定宽限期并接受分期付款;被告也同意分四期归还拖欠的货款,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申请法院司法确认,矛盾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