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见证历史 镜头记录蝶变——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国际影像展上线

新华社
00:06
摘要

方寸乾坤内,四十五载春风浩荡;光影交错间,深圳湾畔沧海桑田。

方寸乾坤内,四十五载春风浩荡;光影交错间,深圳湾畔沧海桑田。

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国社之镜·世纪光影”之“蝶变: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国际影像展”,于24日在新华社旗下《摄影世界》官方网站上线推出(点击查看>>)。该展还将以英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日语、韩语、德语等多种语言向全球展示。

此次影像展设有“从落后的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城市文明” “民生幸福”“绿色发展”“创新活力奔涌之城”六大篇章,展出了从1981年正在兴建中的深圳蛇口工业区到2025年建设中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100多张摄影作品,记录了深圳45年的历史性跨越。

深圳市貌 易明源 摄

四十五载风雨兼程,深圳的故事从未缺少记录者。而作为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始终以镜头为眼、以笔为媒,铭刻下这座城市重要的时光印记。《摄影世界》负责人表示,本次线上影像展精选了众多新华社所属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的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摄影作品,旨在通过独有的“新华影像”反映经济特区建设45年来深圳社会面貌和百姓生活的变迁,全景展现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五大战略定位的建设成果。

2024年,深南大道 毕凯菱 摄

浏览一张张图片、一幅幅作品,仿佛开启时空大门,重温这座城市45年的传奇历程。深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赵青表示,本次线上影像展通过展出新华社记者和广大深圳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进程中富有代表性的场景,以新闻纪实的视野、多元的镜头语言、各具特色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反映深圳经济特区建设45年间发生的传奇蝶变,呈现深圳民生幸福、人文沁润、山海连城的图景,凝聚摄影的力量,讲述深圳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勇立潮头、敢为天下先的奋斗故事。

1992年拍摄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厦。新华社记者潘家珉 摄

众多网友表示,这场高规格、高水准的影像展带来的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从展览的照片中能感受到深圳这座城市的巨大变化,也能感悟到一种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深圳网友李伟观看线上影像展后表示,这次线上影像展让观众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深圳和新时代深圳影像对比中,生动感受改革开放给深圳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感叹深圳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魅力,今天的深圳人更应传承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辽阔征程中书写更为壮丽磅礴的时代诗篇。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高灵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