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从全球资本市场历史上看,疫情不会改变核心趋势

读特记者 范京蓉
2020-02-02 18:59
摘要

A股开市在即,疫情对资本市场将带来什么影响?

A股开市在即,疫情对资本市场将带来什么影响?近日,多家投资机构发布了对后续行情的预判,其中以看好A股长期走势的居多。宜信财富董事总经理、资本市场负责人、产品策略负责人王浩宇对全球资本市场在历次疫情之后的表现进行了研究,他对媒体表示,历次疫情高峰期后,全球市场普遍明显修复,预计A股长期投资机会不改,如果出现超跌,将为投资者带来新的布局机会。

疫情本身并非改变趋势的核心因素

疫情对市场的影响,更取决于严重程度、宏观环境。经研究发现,历次疫情高峰期后,全球市场普遍明显修复。如H1N1适逢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底部、H7N9处全球经济复苏初期,市场反应不显著;疫情高峰过后,市场普遍明显修复,从过去6次疫情后1至3个月,市场反而有较明显正回报。

图1 历次疫情期间,全球资本市场的表现 (数据来源 中金公司)

突发事件对实体经济、金融产业等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参考2003年“非典”时期经验,疫情结束后政府出台了各项措施,包括财政政策端的减税、降费、专项补贴等,也包括货币政策的宽松政策,对冲疫情中受影响的环节。此次疫情之后,预计相应政策措施也将密集出台。

2月1日,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已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共五部分、30条措施,例如,对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实施证券发行绿色通道政策;延期披露定期报告,放宽相关业务许可有效期等等诸多措施。同时,人民银行、外管局等针对多个流动性便利措施已筹划推出。预计春节假期后,多部门支持政策将陆续出台。

“黄金”时代被短暂延迟、但趋势不改

投资的本质,是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入。疫情或推动金融资产价格下跌,但对长期价值影响有限,价格下跌反而为坚定的长期投资者创造了机会。“别人恐惧时贪婪”,是当下应反复思考的一句话。

中国股市或跟进下跌,但资本市场超跌,将创造布局机会“黄金”时代被短暂延迟、但趋势不改。情绪是资本市场波动的放大器,A股在假期积累的恐慌情绪带动下,伴随海外市场产生下行震荡局面。参考2003年初,机构投资者等一致认为牛市即将到来,但非典将其延缓三个季度,上证综指从1600点降至1300点,估值再次处于低位,创造了“深蹲起跳”的机会(图2),2013年11月短暂牛市才启动,目前已升至近3000点。同期,债券市场避险情绪攀升,国债价格明显上涨、收益率快速下跌。

图2 非典期间(标红)上证综指表现 (数据来源 Wind)

冷静地看,疫情将帮助中国资本市场尽快完成探底,创造较好的布局机会。 A股仍是全球市场最大的投资机会,四大长期因素不变:市场估值全球最便宜、海外机构资金涌入、“科创板”推动注册制横空出世、法制化打击造假力度空前,2020 年起,A股迎来结构性“黄金”时代,追赶中国经济过去的辉煌三十年。如果A股在疫情带动下继续调整,且宏观经济如前所述影响相对较小,则将创造明显的价格和价值偏离机会。

图3相对全球近20x市盈率,A、H股估值均处历史大底(数据来源 Wind)

微观受影响的行业较集中,疫情拐点后迎反转。宏观经济影响虽可测算,但微观层面影响不可忽视,每个投资人“体感”也可知。服务业如餐饮、酒店、旅游、线下消费、线下商业、珠宝奢侈品、肉制品消费等,将受到最直接冲击。对比“非典”,上述大多行业在疫情解除后一个季度修复了估值、盈利回升;而入境旅游、会展等行业,需3个季度全面修复;进一步看,很多产业从商业形态也会发生质的变化,如当年“非典”时期崛起了京东这样的电子商务公司,而此次疫情将推动“线上替代线下”的如生鲜、观影等行业的新变革。

编辑 许舜钿

(作者:读特记者 范京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