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是“世界儿童日”,是倡导儿童权利、改善儿童福祉的全球性节日,也是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颁布30周年。而正在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深圳在近日迎来了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妇儿工委、联合国儿基会驻华办事处等相关负责人的调研,深圳市红桂中学学生则代表特区学子在调研现场展示了深圳校园的科技创新力量。
2016年,深圳首次系统性提出建设中国第一个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目标,倡导“让城市为儿童而建”。经过四年的实践,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已从最初提出的“概念”发展成为全面铺开的“实景”。今年6月,“深圳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荣获首届“中国城市治理创新优胜奖”。21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妇儿工委、联合国儿基会驻华办事处等相关负责人来到宝安区儿童友好实践基地酷农基地进行调研, 作为深圳市唯一一所受邀中学,红桂中学学子在酷农基地现场为到场检阅各级领导和嘉宾演示了编程机器人组装和程序搭建,操作智能机器人和无人机编队表演,使用幻翼鸟遥感飞行展示,操控无人机进行飞行表演等活动,并交流了罗湖区大创客行动、红桂中学智能机器人学习、3D打印、无人机课程学习等相关内容。红桂中学学子的创新素养,良好的精神面貌受到了各级领导和嘉宾的高度好评。
据了解,深圳将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并加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儿童友好合作,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人文湾区建设。为此,深圳校园也积极营造浓郁氛围,为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样本和城市范例贡献力量,通过多种创新教育与人文项目,让儿童在城市中快乐成长。
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