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注册护士已达4万多人 患者可挂“心仪”的护士号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深卫信
2019-05-10 17:03
摘要

5月10日,深圳市举办2019年国际护士节表彰会,会上对2018年度卫生健康十大杰出护士及专项优秀护理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5月10日,深圳市举办2019年国际护士节表彰会,会上对2018年度卫生健康十大杰出护士及专项优秀护理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目前,深圳全市现有注册护士4万多人,比去年增长约1成。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为34%,拥有中高级职称占23%。随着护理专科深入发展,急诊急救、伤口造口、血液透析、糖尿病等十几个领域的护理专科门诊及延续护理服务逐渐“站稳脚步”,收费标准予以立项,成为全国护理专科发展突破性举措。

护士数量更多了

注册护士总数达4万多人

据了解,深圳全市现有注册护士40137人,比去年增长约1成,每千常住人口护士数3.1人,医护比达到1:1.11,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为34%,拥有中高级职称占23%。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26日,深圳市护士协会男护士发展分会成立,意味着越来越多“男”丁格尔加入白衣天使行列。据统计,目前全市男护士有1800余人,占全市护士总数4.4%,比去年增长了0.7%。主要在急诊科、ICU、手术室、精神科等科室工作。

护士更专业了

深圳人也能挂上护士号

近年来,护理学成为一级学科后,专科护理发展迅速,专科护士越来越“吃香”,也成为这个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深圳已开展了急诊急救、伤口造口、血液透析、糖尿病等十几个领域的护理专科门诊,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专业、安全的护理服务,也培养了一批实力杠杠的“护理专家”。比如说深圳市人民医院,2010年开设专科护理门诊后,到现在已发展至13个,很多患者出院后,都要靠这些护士悉心呵护,直到完全康复。

“唯一不方便的就是只能通过挂医生号,让医生在中间‘转一道’,才找到专科护士帮他们护理。时间久了,他们的获得感就会削弱——想选哪个护士,主动权不全在自己。”深圳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吴惠平说。

去年,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发展改革委新增一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对护理专科门诊及延续护理服务收费标准予以立项,这意味着,和挂医生号一样,患者也可以挂上“心仪”的护士号,此举也成为全国护理专科发展突破性举措。

例如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年3月26日就已开设全国首个名护工作室,包括静脉导管维护,造口、伤口,糖尿病,呼吸,新生儿等13个专科的护理咨询门诊,只有副主任护师以上或专科护士才能出诊,患者可以在这些护理专家中挑选自己的“菜”,享受最合适自己的护理服务。

服务更到位了

出院后,护士还会主动上门服务

都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对那些达到出院标准,但却因为伤口、管道、压疮、康复等原因还需要来医院跑一趟的患者来说,这句话感触更深。

“比如说卧床病人,回家后容易有压疮,需要1-2个月才能好,但他们来医院一趟也不容易,就算来到医院后还是要排队挂号,这样的体验其实很不好。”吴惠平说。

为了改善护理服务,这几年深圳一直在探索。在前期开展延续护理服务的基础上,还探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采取“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等特殊人群主动上门,提供护理服务。

“像在我们医院,所有计划出院的患者都会由专科护士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后决定他们是否需要延续护理,形式包括上门出诊、电话随访、网络随访、远程视频指导等。2015年开始,平均每年都会有1-2万的上门出诊量,去年最多,有3万多次,这样不仅让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还节省了不少费用,因此,我们延续服务队的出诊患者满意度每个月都是100%。”吴惠平说。

此外,深圳还连续两年开展护理专利成果转化展示,护士们在临床实践中,发明了肢体助力阻力锻炼仪、压力梯度袜、医用跟骨牵引患肢的保暖鞋等“神器”,在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康复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下一步,深圳将进一步引入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更多的专业护理人才,并积极推进护士区域注册。

编辑 王雯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深卫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