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民讲外语”英语角平台建立5年来全市公益英语角已达67个

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文/图
2019-01-12 19:22
摘要

1月12日,由市外办指导,市外事保障中心举办的“深圳市民讲外语”社区英语角嘉年华活动之迎新春游园会在宝安海裕社区举行。

100多年前,位于英国伦敦海德公园的东北角,总有一群人每周日下午聚集一堂就不同话题高谈阔论,称为“演说者之角”,这便是今天“英语角”的前身。如今在深圳,这一传统变身为时尚而前卫的英语角平台,线下线上英语角充分融合。1月12日,由市外办指导,市外事保障中心举办的“深圳市民讲外语”社区英语角嘉年华活动之迎新春游园会在宝安海裕社区举行,英语游戏互动、 “讲外语大使”的TED演讲,在交流中体现深圳的“国际味”,传递终生学习和热心公益的正能量。

“讲英语大使”骆嘉宇

小舞台亦有大作为

从英语角走向英语大赛,作为深圳“讲外语大使”,2018“深圳市民讲外语”英语大赛的亚军选手骆嘉宇现场以TED演讲的形式与社区居民互动,讲述了他从小如何培养学英语的兴趣以及他和“市民讲外语”英语角平台的故事。

小小英语角缘何维持高质量的运转?针对国际化城市建设和市民对外交往的实际需求,市外办早于2014年在国内首创全市英语角平台,开设英语角QQ群和微信公众号(深圳市民讲外语)设置多个专栏,包括“英语角信息”、双语新闻等内容,并定期组织“深圳市民讲外语”英语大赛,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以英语为载体向世界讲述深圳故事,通过线上线下英语角结合为市民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机会。目前,超过60家成员单位开展英语角活动,从当时的24个到如今 67个公益英语角遍布全市不同社区、学校等地,逐步成为提升国际语言环境的微载体。

在交流中传递正能量

在社区“国际屋”开派对、学英语,一起喝咖啡、聊新闻,社区英语角不仅成为学习英语的场所,也将多元的世界文化引入社区建设与管理,以基层社会治理助力城市国际化建设。海裕社区负责人胡珊表示,举办社区英语角不但提升居民的对外交往能力,还促进社区内居民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成为构建多元包容城市文化的有效举措。

据了解,深圳67个公益英语角中,绝大部分都是社区英语角,此外还有专业外教在高校里创建的深大英语角,有共同探寻前沿科学趋势的北大深圳医院英语角,还有热衷讨论中西文化差异等深度话题的南山图书馆英语角……各具特色的英语角超越了学习语言本身的意义,充分彰显交流也是一种生产力,在创办者风雨无阻的坚守和参与者锲而不舍地学习中,英语角在传递一种终生学习和奉献爱心的正能量。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孙锦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