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目前已建立起涵盖6大领域的质量指数体系,全市宏观质量指数持续提升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2022-09-28 22:25

为全面提升深圳公共服务质量,健全以深圳质量指数为牵引的质量提升机制,表彰质量工作考核先进,9月28日,深圳召开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记者从会议了解到,自2014年以来,深圳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质量指数测评,目前已建立起涵盖6大领域及17个行业的质量指数体系,全市宏观质量指数持续提升。

该会议传达学习了深圳市政府七届55次常务会议精神,部署了深圳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有关工作,通报了2021年度深圳质量指数测评情况,解读了推进2022年度深圳质量指数建设相关内容。

量化测评全市质量发展水平和能力,有力促进各行业各领域质量提升。全市宏观质量指数近5年以2.85%的年均增长持续提升,全市各领域发展质量呈逐年稳步上升趋势,6大领域分指数齐头并进。经济质量分指数94.58率先领跑,同比增长1.87%,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文化质量分指数88.38,同比增长2.68%,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加速覆盖;社会质量分指数91.52,同比增长3.65%,社会民生事业加速补齐短板;生态质量分指数93.53,同比增长1.82%,空气质量、河流水质、绿地覆盖等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建设管理质量分指数91.91,同比增长2.75%,核心指标多数位列全国重点城市前三位;政府服务质量分指数93.41,同比增长0.96%,网上政务服务能力领跑全国,政府效能效率稳步提升。

据悉,17个行业子指数有12个处于“优秀水平”,5个处于“良好水平”,16个行业同比提升。其中,增幅前三位分别为民政服务质量、文化服务质量、卫生健康质量指数。总体上,深圳主要产业竞争能力继续增强,社会民生领域质量水平加快提升,城市建设管理和政府服务持续优化。

市质量强市办副主任、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军表示,公共服务质量关乎民生幸福、关乎营商环境,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之一。要按照市政府的部署,主动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好做法,补短板、强弱项,在全市各领域开展公共服务质量整改提升行动,全面提升教育、医疗、就业、安全、社保、生态等12个方面的满意度。

【读特新闻+】

优秀单位优秀案例受表彰

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通报了深圳2021年度质量工作考核情况,并表彰了6个考核优秀单位和6个优秀案例。  分别是:福田区政府、宝安区政府、南山区政府以及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高质量打造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深圳样本”(福田区)、创新“反向办”数据治理新服务模式(罗湖区)、打造“质量强企”服务典范(宝安区)、深圳市优质产业空间供给试点改革(市发展改革委)、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QI“一站式”服务产业质量提升(市市场监管局)。

(图片由市场监管局提供)

(原标题《全市宏观质量指数持续提升 目前已建立起涵盖6大领域的质量指数体系》)

见习编辑 刘悦凌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李怡天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