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日常 追光前行——光明区马田小学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期评估活动

读特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何军华 张科琳 张钰苹 文/图
2020-11-27 10:29
摘要

11月25日全天,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组织的“新基础教育”评估专家团队来到光明区马田小学,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期评估活动,光明区“新基础教育”研究共生体学校的老师共同观摩了此次活动

11月25日全天,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组织的“新基础教育”评估专家团队来到光明区马田小学,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中期评估活动,光明区“新基础教育”研究共生体学校的老师共同观摩了此次活动。

加入“新基础教育”研究两年来,马田小学依托专家团队指导,开启了学校整体性转型变革实践研究之路,目前已逐渐体现出了“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的现代新型学校特征。

教学研讨分会场,全面推进共成长

学校设立了学生工作、语文、数学、英语、综合5个分会场,分三个研究梯队,按低中高三个学段呈现15节研讨课例。

研讨课结束后,全校各学科在执教老师反思的基础上,以教研团队为单位进行了课例研讨。执教老师就本节课或活动设计与课堂呈现进行了反思,相应的研究组成员进行评课,对共性问题进行有梯度的深入探讨,充分发挥了研讨活动价值,展现出教师团队的研究能力。

汇报答辩炼真金,专家点评话发展

汇报

在中期评估汇报及答辩环节,马田小学校长蔡晓珊作了《马蹄奋疾,追光前行育新人》主题汇报,分“结缘”、“深耕”、“回首”、“展望”四个部分,详细阐述了学校参与“新基础教育”研究的背景,加入共生体学校以来在学校管理机制变革、课程教学与教师发展、学生工作与班级建设谈师生生命成长和学校取得的研究成效,在“千里马文化”理念指导下学校系统地实施“八德”培育工程的学生工作特色育人实践基本情况,并提出了后续开展研究的措施及学校发展规划等,全方位展现马田小学“新基础教育”研究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答辩

评估组专家们在听取汇报后,围绕学校在“新基础教育”研究过程中结合我校“千里马文化”特色,对我校研究现状提出问题。蔡晓珊校长及行政管理团队直面问题、深入思考,自信从容的阐述了对“新基础教育”研究的理解与认识,分别从学校管理与文化、学科建设、班主任常规制度推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答辩,集中呈现了学校领导团队团结协作、主动发展、潜心研究、努力实践的意识与能力,也让评估组对学校所开展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有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专家总评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各位专家对马田小学参加“新基础教育”研究以来取得的可喜变化和师生的快速成长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马田小学是“新基础教育”共生体中的一匹快马、黑马和千里马,是在跨越式的奔腾发展,校园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孩子们呈现出万马奔腾的成长态势,老师们表现出群马奋进的精神气质,整个校园里确实是形成了万马奔腾、气象万千的文化生态和教育样态。李政涛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认为马小教育人坚持以用心、真心这“两颗心”在做“新基础教育”研究,努力让学生和自己成长;研究实践中体现了言真话,求真理,谈真悟,讲真经这“四真”,形成了马田小学的研究经验和发展气象。

趣味科技迎来客,精彩社团展成果

马田小学以创新的科技表演和丰富的学生特色活动迎接远道而来的专家们。全体学生进行了《悯农》自编操、太极自编操、科技节飞行表演和学生篮球、武术等特色社团展示,孩子们精彩的表现给专家和共生体学校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期评估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正如蔡晓珊校长在汇报中讲道:“1分选择,99分坚持;1分自豪,99分感激;1分成绩,99分成长。”马小教育人在“新基础教育”研究之路上,再多的困难和艰辛都化为了成长的力量和收获。马小教育人将乘着“新基础教育”的东风,努力让师生跑出“万马奔腾,气象万千”的新精彩、新样态,为“新基础教育”研究提供区域样本和全国范例!

编辑 刘春雨

(作者:读特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何军华 张科琳 张钰苹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