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风心病”单亲妈妈:医护治病,社工疗心

南方+
2020-11-11 18:42
摘要

“谢谢你,梁姑娘,谢谢你帮助我度过难关。”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患者阿燕(化名)紧紧拉住了医院医务社工梁姑娘的手。

“谢谢你,梁姑娘,谢谢你帮助我度过难关。”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患者阿燕(化名)紧紧拉住了医院医务社工梁姑娘的手。

10月15日一大早,阿燕及其母亲二人来到江门市中心医院,将一面锦旗送到医务社工项目组。一个月前,阿燕刚做完心脏手术,对未来恐惧且悲观。这一个月里,社工的关心和鼓励让她重拾希望。

单亲母亲再患风心病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风湿热活动急性发作或反复发作遗留的慢性心脏瓣膜病,需要长期服药及手术治疗延续生命。阿燕就是“风心病”的患者,也是一位不向生活屈服的单亲妈妈。

16年前她曾因风心病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进行过手术治疗,今年8月下旬,她又因双下肢浮肿半年回到医院就医。

高昂的治疗费用仅靠姐姐与母亲的维持,阿燕变得心如火灼,整天焦虑不安。心血管外科护长将她转介给医务社工梁姑娘,希望能够帮助其家庭获得更多的经济援助渠道,为其疏导焦虑情绪。

见到梁姑娘后,阿燕眼里闪着泪光:“我是一位单亲妈妈,也是一名风心病的患者,长期服用药物。因病身体浮肿没办法工作,我没有积蓄支撑手术,医生也说我往后都可能丧失工作能力。我现在只能靠母亲和姐姐维持生活,我觉得我是家庭的累赘,但我还想陪伴我的女儿成长。”

梁姑娘见状立即为阿燕疏导情绪,并与她分析目前的困难,运用支持性技巧让阿燕获得正向的支持与希望,鼓励乐观的面对命运的挑战。

在介入过程中,梁姑娘对阿燕以及其母亲进行访谈、观察、分析得到阿燕的需求:经济帮扶的需求、情绪支持的需求、增强社会支持的需求。通过深入了解发现阿燕不仅面对疾病的折磨,而且医疗费用让他们感觉到无力。梁姑娘为阿燕及其母亲进行减压心理辅导的同时,增强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搭建社会支持网络。通过网络平台发起筹款,并链接正式资源。

中秋前夕,梁姑娘来到病房探望刚做手术不久的阿燕。“阿燕,我们已经发起筹款,治病的钱我们慢慢想办法。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安心养病。”梁姑娘说。

阿燕隐忍全身疼痛,隔着吸氧器说了句“谢谢。”

 社工为患者撑起一片天

梁姑娘为扩大阿燕的支持网络,链接学校资源为其提供帮助。但社工得知,阿燕女儿申请助学金被质疑造假。梁姑娘就搭建起阿燕家属与学校老师的沟通桥梁,引导阿燕家属与学校做好沟通和澄清。最后得到了学校和同学的理解,成功申请到学校的助学金。

“梁姑娘,原来我真的不是一个人,我不想放弃了。”看到女儿更加认真勤奋的学习状态,阿燕决心成为女儿的榜样,更有信心面对现在的生活困难。

阿燕回院复查时,特意到医务社工办公室为梁姑娘送上锦旗。

目前,阿燕健康情况良好,不时通过微信与梁姑娘分享近况。通过资源链接,共募集爱心资金8365元,医务社工也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助阿燕申请鹤山市红十字社会救助1500元、江门市重大疾病妇女救助3000元。

“相比锦上添花,患者更需要雪中送炭,人患病时,惶恐席地而来,此时此刻人都需要被爱,才会让他们不再觉得自己是渺小的、平凡的、无力的。阿燕是石缝里开花的妈妈。”医务社工梁姑娘回忆道。


◎相关链接

江门市中心医院是江门市综合医院医务社工服务的先行者,2016年至今通过项目购买形式引入江门市利民社工机构医务社工服务。

个案工作是“江心医”医务社工重要的专业工作手法之一,医务社工走进病房、走近病友,从就医指导、心理疏导到家庭援助,与医生、护士协作解决患者问题、聆听病患家属的需求与感受,积极链接社会资源给到病患及其家属。从患者入院到住院服务接入,出院后再根据患者需求进行服务转介,协助其回归社区,恢复正常生活,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全人健康”服务。

编辑 刘桂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