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出生缺陷中,听力障碍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它是宝宝听力的“无声杀手”。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听力障碍儿童约3万-6万,其中高达60%的耳聋与遗传因素相关。
01
父母听力正常
孩子就安全吗?
错❌
超过80%的聋儿,他们的父母听力完全正常!这不是偶然,而是基因“隐性遗传”在起作用。
为什么听力正常的父母会生出聋儿?
其实,大多数遗传性耳聋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就是说,父母双方可能各自携带一个致聋基因突变(自己听力正常),但如果孩子同时从父母那里继承这两个“沉默”的致病基因,就有25%的概率发生耳聋。
图源:网络
怎么解?耳聋基因筛查可以及时地发现这些“隐藏”的风险。
02
什么是耳聋基因筛查?
这是一种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如PCR、基因测序等),对常见耳聋基因进行“安检”的手段。它可以检测DNA中是否存在致病变异,从而评估个体或胎儿的耳聋风险。
目前基因筛查主要针对4大常见耳聋基因(GJB2、GJB3、SLC26A4、mtDNA 12S rRNA)中的23个热点突变,可覆盖80%以上的遗传性耳聋。
03
什么时候该做检测?
一级预防(婚前/孕前):
婚前/孕前双方共同筛查,从源头了解遗传风险,预防遗传性耳聋的发生,提前规划,防患于未然。
二级预防(孕期):
如果孕前未做,孕期(特别是早、中期)进行筛查依然非常有价值。一般孕妈先筛,如果是携带者,宝爸赶紧跟上,一起评估宝宝风险。
检测方式也非常简单,只需抽取2-3毫升的静脉血即可完成检测。
三级预防(新生儿):
出生后通过采集足跟血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若在6月龄前配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语言发育可达正常儿童的80%。
04
为什么听力筛查通过
仍要做基因筛查?
基因筛查非常有必要!听力筛查+耳聋基因筛查=守护听力双保险!
新生儿听力筛查检测的是宝宝出生时的听力状况,主要是发现先天性听力损失,但无法发现:
药物性耳聋(如mtDNA 12S rRNA突变)
平时听力正常,但是一旦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可能导致“一针致聋”,且不可逆。
迟发性耳聋(SLC26A4突变等)
孩子听力起初正常,但因头部碰撞、感冒等诱因,可能出现听力下降,俗称“一巴掌致聋”。
听力正常的携带者
孩子自身听力无异常,但携带致聋基因,未来婚育时需注意遗传风险。
图源:网络
基因筛查如同“遗传透视镜”,提前识别风险,才能为孩子打造“听力双保险”。
无声世界并非注定,一次筛查,一份警惕,便能让孩子拥有精彩的有声世界!
赶紧发给身边的宝爸宝妈
让更多人知道宝宝听力
不止要查听力,还要查基因!
编辑 许家宜 审读 张蕾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