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设备
几乎是人手一副
对社恐患者而言
耳机如同灵魂伴侣
如果出门忘带了浑身都不自在
但只要戴上耳机把音量调大
直接化身超模
大秀T台由我开场
图源:博主@夏特812
但长此以往耳朵是承受不住的
甚至会导致耳朵永久性失聪!
图源:网页截图
01
我们的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
这得从听觉产生的原理说起。
人靠耳朵辨别声音,耳朵能感受不同频率的声音。
当声波传入耳朵时,首先被外耳道“逮住”,然后传到中耳的鼓膜部位,鼓膜开始“敲锣打鼓”产生机械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
图源:网络
内耳的耳蜗感知到声波时,耳蜗基底膜和蜗内的淋巴液跟着“振动”,毛细胞上面的基底膜表面纤毛就会“动”起来。
图源:@BBC
这种振动将人耳感知到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最后通过听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02
长期戴耳机对耳朵会造成哪些损伤?
▽
这里有个公式:
长期佩戴+最大音量+半年不换耳塞
=永久性耳聋加速包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长期戴耳机和大音量的音频声会刺激耳蜗,使耳蜗血管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毛细胞供血、供氧不足进而出现新陈代谢异常,导致毛细胞损伤和脱落,而毛细胞是不可再生的。
因此,听觉神经系统的损伤通常也是永久性的,最终的结果就是噪声性耳聋或听力下降。
长期佩戴耳机又没定期清洁的习惯,耳机上容易滋生细菌进入外耳道发炎、感染,疼痛接踵而至。
而且,耳部皮肤比较敏感且神经分布较多,长时间戴耳机也容易导致耳部皮肤的慢性炎症引起肿痛。
后果这么严重
那我们是不是不能用耳机了呢?
正确使用至关重要
03
耳机使用的五大原则
▽
耳机品类多种多样,在耳机的选择上,我们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挑选↓
⭕️头戴式耳机舒适度高,适合长时间使用,但携带不便。
⭕️ 入耳式耳机便携性好,但长时间使用可能压迫耳道,需注意清洁。
⭕️ 骨传导耳机不直接接触耳道,减少对耳膜的损伤,但音质可能稍逊。
在耳机的使用上,遵循以下五大原则↓
●控制音量
遵循“60-60-60”原则,即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60分钟,使用耳机时外界环境声要保证在60分贝以下。
●选择合适的耳机
优先选择降噪耳机,减少环境噪音干扰,避免因提高音量而损伤听力。
●注意使用环境
避免在嘈杂环境中使用耳机,以免不自觉调高音量。
●定期休息
每使用耳机30分钟,休息5-10分钟,让耳朵得到放松。
●保持耳机清洁
定期清洁耳机,防止细菌滋生,避免耳部感染。
听力损伤不可逆
保护听力得从日常做起
⭐️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
⭐️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爱耳朵健康
才能享受美好声音
快预约我们的直播间
直接和专家提问互动吧
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让我们共同关注听力健康
从正确使用耳机开始
编辑 高原 审读 伊诺 二审 张玉洁 三审 万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