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声色的细节,是深圳的温柔,也是送给每个奋斗者最硬的底气。”
“要洗被子了,什么时候才出太阳?”“热到没脾气了,来点雨降降温!”——这是深圳七、八月里,小晚在后台最常看到的留言。连天空云团的一丝细微变化,也能牵动许多人的情绪。
深圳人,大概是最懂「细节」的。
深圳人似乎天生对细节有着敏锐的感知——
比如天气里的细节:他们习惯性刷新气象预警,看预警和暴雨哪个先到;他们注意下雨天车速不能太快,否则溅湿行人会被“开罚单”;他们盯着晚霞指数,下班后极限赶场只为偶遇一场“世纪晚霞”……
又比如声音里的细节:他们好奇春天的噪鹃什么时候开始第一声啼叫;他们会在地铁翻身站、吉祥站发现特别版的语音祝福播报;在社交平台上,他们通过“后排乘客请系安全带”“谨防袈裟”等暗号辨别彼此相同的IP……
因为他们的如炬慧眼,这座城市藏在深处的「细节」被慢慢挖掘出来。
深圳的细节,藏在日常里,不着痕迹,当它变成手机相册里的一抹颜色、一个瞬间,又或是记忆深处的一段声音、一种味道、一股暖意,这才让人后知后觉。
8月1日起,深圳晚报发起“深圳记忆·N个细节深爱你” 征集活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共计收到超1000份留言投稿,网络讨论持续火热。11个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近600万,#我的小确幸被深圳承包了#等8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今天,我们想分享45个“深圳限定细节”,这些细节是曾让投稿人感到惊喜、贴心、温暖的独特回忆,身为旁观者的我们读来也并不陌生,仿佛也曾有过相似经历。
因为这份不动声色的细节,是深圳的温柔,也是送给每个奋斗者最硬的底气。
那些入耳的声响
是刻进脑海的城市BGM
“如果城市是一辑歌单,深圳人的播放列表里一定有这些声音。”
01
刚来深圳的时候坐地铁,经常听到一句话“谨防袈裟”,不知道在说什么。有一天突然反应过来,原来是“谨防夹伤”,好像不止我一人听错,但是也很贴心,还有点幽默......——@Echo
02
我之前去华强北有看到一架共享钢琴,看到一个老爷爷在那里弹奏,闹市中能听到动听的旋律,感觉特别美好。后面我才知道这架钢琴不仅郎朗来弹奏过,建筑工人也弹奏过。同一架钢琴,已经成为深圳平等包容的一个缩影。——瓜瓜乐
03
我说一个大家一定知道的!坐的士时,司机大哥一定会说的:“请系好安全带!”这个声音肯定很多人听过,久而久之,不用师傅提醒,很多人都会自觉系好安全带。——@阿泽_
04
“oi-oi-oi-”春天经常被这种声音叫醒.....虽然有时不堪其扰,但是不是恰好说明深圳的自然生态保护做得很好?叫它“深圳市鸟”,没人有意见吧?——@山月
05
第一次在深圳坐公交,我身后上车的是一个老人家。他刷卡后突然听到一声“滴,颐年卡”,顿时觉得很新奇。后来才知道,在深圳满60周岁的老人就可以办“颐年卡”。——小C爱溜达
06
深圳的红绿灯会专为盲人朋友播放“滴滴滴”的提示音。——66号路人
07
深圳街头方言像流动的风景:东北话的爽朗、四川湖南话的热辣、福建话的软糯……还有老社区里,粤语带着烟火气,龙岗客家话藏着“海味”和梅县话各有韵味……是一种很包容的方言交响乐。——语林漫步
08
深圳的广场舞的音乐声其实是有定向投放的,我楼下的紫薇公园每天早上都有叔叔阿姨就在那儿跳广场舞,但我却不会被他们的音乐吵到,不禁让人感叹深圳科技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Momo酱
09
深圳地铁有些站点会在早晚高峰放音乐,给排队等车的打工人一份“休憩”。还有像翻身、吉祥、福星等特定站点的语音播报里会送上节日限定款祝福,太会了!——打盹的猫
10
我有时路过妇儿大厦,孩子们在里面嬉戏玩闹的声音传出来,可以听出他们都很开心,作为儿童友好型城市,不止有儿童快乐玩耍的声音,更有孩子们为城市建言献策的声音,这些稍显稚嫩的声音,往往更让人印象深刻。——星子
11
我是潮汕人,有一次家里的老人要办业务,因为老人不会讲普通话,我打算作为“翻译”去陪同办事,但没想到听到熟悉的乡音,窗口的小姑娘用潮汕话耐心地介绍业务,细心指引步骤,很快就办好了业务,没想到最后我这个“翻译”无用武之地。——K
那些飘过鼻尖的味道
细品之下尝出日子的滋味
“有人说,很难用一种‘味道’代表深圳,可是混搭的味蕾才能感受丰富的回甘。”
12
2022年在华强北上班,对那片地方最久远的记忆就是一家猪脚饭的香味。吃着十几块一份的猪脚饭,有菜有肉。现在闻到猪脚饭的香味,就会想起那段打拼的日子。——老林不打烊
13
椰子鸡真的是深圳特产。谁吃谁知道,一口鲜甜回味无穷......——青柠苏打
14
夏天爬过莲花山的应该都知道,绿道沿路的路上会绑着驱蚊水,供过往的人免费使用。毕竟莲花山这么好的生态环境,蚊子也不少。有次我忘带驱蚊手环去莲花山,这个驱蚊水真的帮了大忙。——爱登山的小纪
15
我说一个比较小众的,就是走在深圳的地铁、公交、商场里,时不时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消毒剂和清新剂的味道。还有公共厕所也是,不但不臭,还香香的。感觉这种味道闻了有种莫名的安心,说明公共场合的清洁做得很到位。——净净子
16
小时候和家里人从罗湖口岸往返深圳,经常在那附近吃饭。那边的茶餐厅蜜汁叉烧大块又多汁,菠萝油也超好吃。这就是我童年记忆的味道。——林杰森
17
今年是我来深圳的第一年,听说我是北方人,同事特地给我带来了一串南山的桂味荔枝。“你是北方人,要尝尝深圳南山最甜的荔枝。”——小北闯关
18
我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中心入口处摆着一台饮水机,经常会有路过这里歇脚的人在饮水机上接一杯茶水喝,这缕温热的茶香抚慰了很多过往的路人。——小袁在深圳
19
之前带孩子去红树林溜达,回来后娃念念不忘,总说那有股很好闻的 “大自然” 的味道。我想应该是退潮后的滩涂上海藻混着泥土的清香,再加上候鸟掠过水面时带起的一阵水草香。突然懂了“治愈不需要复杂,一阵风就够了”。——小可乐妈妈
20
周末就爱和老公开车去盐田玩,傍晚我们靠在观景台栏杆上,海风裹着鱼虾的咸腥扑面而来,这味儿比香水还上头!咱深圳人的浪漫都在这股海风里了哈哈。——风里的鱼
21
初中住校,周五爸爸经常接我去东门的麦当劳吃晚饭。炸鸡的香味和老东门的人声鼎沸,组成了我初中学习时最幸福的一段回忆。——佩佩
22
有一次在福田八卦路吃三及第,有个大哥埋单的时候多付一份三及第的钱跟老板说送给有需要的人。瞬间感觉那位大哥自带光环。 ——Conita熊
那些撞进眼里的色彩
汇聚在心底晕开一抹温柔
“深圳把彩虹拆解成日常,把你的每一天都涂上颜色。”
23
深圳晚霞经常上热搜,我也有幸见过一次。7月15日,一出地铁就看到了漫天的火烧云,几乎所有人都走不动道了。那一刻带给我的震撼真的难以表达出来,真的很美,治愈了我一天的疲惫。——平淡人生
24
不知道为什么,深圳的蓝天白云总是格外惊艳。那一团漫画云,一抹深圳蓝,已经占据了我手机相册。——9901
深圳晚报记者 宁杰文 摄
25
本人是户外运动爱好者,今年的想法就是打卡深圳十峰。登顶那一刻满眼的深圳绿,就是最美好的色彩。——青山见我
26
深圳校服经常上热搜,这一抹青春的颜色是多少人回忆啊——tommy liu
深圳晚报记者 宁杰文 摄
27
在来深圳之前,岗厦北地铁的设计上过好几次微博热搜,当时只觉得深圳不愧是深圳。但是当我第一次在这里换乘时,我愣在原地看了好久。加班到深夜来车站感觉头顶灯光像星光,突然觉得好像在等晚归的人。——粤港青年
28
还记得高考前夕老师正讲题到一半,整个教室突然被橘黄色浸透。一扭头看见窗外铺天盖地的晚霞,同学们纷纷望向窗外,老师突发奇想让我们出去操场看落日!后来我也常常去深圳湾追日出日落,但最难忘的永远是高考前夕教室外那场。——小程爱吃鱼
29
去年年底,爸妈第一次来深圳时,我带他们坐红胖子观光,听到他们用家乡话惊叹“这楼咋这么高”,原来我奋斗的地方,在他们眼里这么了不起。——抹茶芋圆椰奶
30
深圳妇儿大厦据说是遛娃的天花板,上次和孩子去直接被彩虹外墙惊艳到了。设计师上大分!娃天天周末都叫着要去里面的儿童探索馆玩。——Alice
31
深圳罗湖非机动车道“绝绝紫”的新设计美到心坎里!——趣多多
那些暖过心窝的温度
是城市的托底
“在深圳,安全感是‘基本操作’,而那份温柔则是等你发现的‘隐藏款’。”
32
之前朋友来深圳玩,坐网约车的时候手机落车上了,报警十分钟后警察已经到楼下了,不到两个小时就找回了手机!!这种失而复得的狂喜和“深圳速度”带来的安全感,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栗子馒头
33
几年前有次在深圳湾公园夜跑时,突然看到一群人围着一个倒地不起的跑友。正当大家手足无措时,保安推着AED除颤仪飞奔而来,熟练地打开设备贴上电极片,放电后跑友终于恢复了自主呼吸。——深圳老李
34
那天我骑着电动车赶着去面试,路上突然下起了大暴雨,赶忙冲到附近地铁站躲雨,刚好碰上地铁工作人员在发雨衣。深圳这座城市连你的狼狈瞬间都提前准备好了解决方案,我真的哭死!——芋泥波波茶
35
周末带儿子坐地铁去少年宫,途中他突然捂着肚子说憋不住了。向站台工作人员求助,她立刻用对讲机呼叫同事指引我们出站,并精准指向最近的厕所。十分钟后我们凭临时出站的便民服务卡进来,一点没耽误事儿。——海宝
36
有次我坐地铁低血糖头晕,旁边姐姐看我脸色不对,赶紧塞给我颗糖,还把自己没开封的豆浆也递过来,她全程都笑着跟我聊天,那瞬间感觉深圳好暖。——发条
37
最近很火的“13 元退款”大家都看了吗?两个来深圳找工作的毕业生在面馆吃饭,老板听到她们关于求职的对话直接把饭钱退了!好感人的故事,想起了自己刚来深圳的时候也受到过很多帮助。——一直幸运猫
38
创业开公司最头疼就是跑手续,但是深圳给我感觉不一样,来了才知道什么是“零跑动、秒批”的体验,真是太给力了!——kastina
39
早高峰在会展中心站换乘时,我看到一位坐轮椅的乘客在站台,工作人员熟练地取出无障碍踏板架上,更令我动容的是,他同时通知下一站同事“车尾第三扇门,有一位轮椅乘客需要接应”。这种无缝衔接的守护,真的体现一座城市的治理细节——白雪candy
40
女儿有次指着电梯里“电动车禁人”的提示牌对我说:“妈妈,这应该是‘入’字吧!”我鼓励她和相关部门反映了这个小的发现。没想到两天后,新标语就换上了,工作人员还特意来电郑重感谢她。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人小而忽视,深圳这份对市民声音的尊重,让一股暖意从电梯间涌到了我们心里。——蕾
41
周末在前海散步,偶然发现一座改造后的天桥竟“长”出了独立的自行车道。坡道不仅用的是防滑,两侧还有护板。城市的便利就体现在这些“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细节里。——Catherine
42
4月份的一次早高峰,在北环大道西行段,我的车突然被剐蹭。刚打完报警电话,几分钟不到交警就来了,十分钟就解决了问题。这种出警速度和专业判断,让我这个新手司机倍感温暖,必须为深圳交警的高效专业点赞!——新人小吴
43
刚来深圳上班的时候,天天跟打了鸡血似的学新东西,经常就在楼下便利店解决晚餐。后来阿姨都认识我了,每次看我去都帮我把包子热好,还念叨让我得多吃点。——归去来
44
那天在厕所里突然遇到生理期,第一次拨打女厕隔间门上的温馨提示“如需帮助,请拨打服务热线”。不到三分钟,就有工作人员递来一个装有卫生用品的贴心包裹。——小王爱喝橙c美式
45
有一次下班太累了在地铁上倚靠在挡板上昏昏欲睡,眼皮重得抬不起来。突然一位阿姨轻轻拍了拍我,把她空出的座位让给我座,她说“小妹,累了吧,你坐。”心里涌上来的那股暖流真的瞬间驱散疲惫。——别让我打哈欠
一个个梳理这些深圳细节时,窗外的阳光铺在桌角,带着这座城市特有的热乎劲儿,但也有清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就像深圳的性子,浓烈炽热的给予之余,还留有三分细腻柔情。
45年,足够一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足够一座城市把“闯”的锋芒,沉淀成“容”的底气,也足够让我们细细品读一个守护寻常生活的深圳。拾起这些“宝藏碎片”,突然更懂得了深圳的好。
这是45岁的深圳经济特区,为我们攒下的礼物。它既容得下“慢慢来”的烟火气,也接得住“拼命冲”的野心勃勃。用那三分细腻,托起我们面对生活的勇气和热爱。
此刻,朝阳从东边的大鹏湾升起,沿着海岸给这座城市镶上一层金边,花草的芬芳、早点的香气交织升腾,一切喧嚣渐渐注入城市的大街小巷,奏响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第一首晨曲。
聆听这首华美乐章,对每个音符的回应就是我们对这座深爱的城市最细腻的告白——
深圳经济特区,45岁生日快乐!
深圳晚报记者 陆颖 摄
采写|深圳晚报记者 潘韵琪 陆楚一 张裕麟 林煜丽 余凯扬 金康 实习生 刘蕊蕊
编辑 | 陆楚一
审读 | 张蕾
二审 | 蔡志军
三审 | 潘韵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