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4小时飞抵日本,芯片8小时抵达欧洲,电商货物14天直达美国……如此全球领先的通达速度,是深圳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2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郭子平介绍了深圳如何全方位提升服务企业的水平。
2024年深圳民营企业数量达262.3万户
会上,郭子平首先分享了三组数字。
深圳民营企业数量众多。2024年,民营企业数量达262.3万户,占企业总量比重约97%。其中,A股上市民营企业286家、市值5.1万亿元,数量和市值均位列全国城市第一;民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86家、位居全国第一;民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独角兽企业分别有2.37万家和34家,分别位列全国第二和第三。
深圳民营企业成长速度相对较快。一个初创型的民营企业从设立到成长为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平均年限为13.35年,比全国速度快了1.05年;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需要13.25年,比全国快了1.71年。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分别需7.65年和6.83年,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深圳民营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值得称道。据相关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存续期约为3.7年,而深圳市的民营企业平均存续期为6年,17%的民营企业存续10年以上。
“一串串的数字,不仅生动展现了深圳民营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更是深圳卓越营商环境和高效企业服务的有力证明。”郭子平说。
数字背后的故事
亮眼成绩单背后,有深圳数十年积累的如同“毛细血管”般的产业链供应链网络。深圳及周边的珠三角地区是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重镇,形成极具配套能力的“1小时产业圈”。
以深圳为中心,90%的零部件可在1小时车程内完成采购,1周内可实现从产品原型到产品、再到小批量生产的过程,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创新产品。特别是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智能手机等多个新产业新赛道,实现了核心零部件制造供应全覆盖。
“有1700余家无人机企业聚集在深圳,国内50%以上的无人机芯片、机体结构、电机、电池、飞控系统等主要零部件及整件都在深圳生产。”郭子平表示。
这背后还有深圳精心构筑的“链接全球”的枢纽能力。深圳构建了与国内及东南亚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与全球主要城市12小时通达的航空出行网络,宝安国际机场和香港国际机场合并的国际货运航线超过200条,盐田港每周提供近100条航线联通全球,新能源汽车从出厂到欧洲只需要18天的时间。
深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打开世界地图做生意。
2024年深圳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达到9738家、增长21.7%,占全国的比重达16.5%;企业境外投资备案项目数量达1134个、中方投资额达118.5亿美元,分别增长19%和9%。从东南亚工业园到中东科技城,深圳企业足迹已经遍布全球超14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布局机构超过8000家。
这背后还有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贴心服务,让“社恐”的老板们可以自在经营、发展壮大。截至2024年底,深圳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高达1.9万亿元,连续五年领跑全国大中城市。同时,深圳也在加大引领产业发展新基建的力度,建成合成生物、材料基因组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1.1万台科学仪器设备。
在服务企业方面,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人才引进落户、企业迁移登记、信用修复、水电气视网联合报装等23个事项平均压减办理环节超过60%。特别是针对企业在办理政务服务时面临的“找不到、看不懂、难理解”的问题,在“i深圳”APP上线运行AI政务小助手“深小i”,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为企业提供权威、精准、拟人化的政策解答和办事引导,让政策获取像点餐一样轻松、政策解读像聊天一样易懂、政务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针对涉企检查执法过多过频的问题,深圳在全省率先推出“行政执法监督码”,试点推行“扫码入企”,避免扰乱企业正常经营,为企业减负率达到40%。
应有尽有、无所不有的产业生态
会上,郭子平分享了深圳精准打造营商环境的一系列计划。
一是加大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力度。深圳去年向民间资本推介23个、总投资1260亿元重大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将在能源、交通和水利等重点领域,继续向民间资本推介超过200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并建立民间资本对接渠道,提供包括政策咨询、项目筛选、融资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二是推动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对现有科技和产业领域的财政扶持资金进行全方面梳理和重构,采用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式加快资金兑付,大幅提升“即申即享”“免申即享”政策事项的覆盖率。
三是持续加大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推动应用场景开放由“政府出题”向“企业张榜”转变。目前,已经梳理第一批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能力供给清单达到了161项。
四是进一步规范涉企监管执法。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在重点领域实现100个以上“一业一册、一业一单”跨部门综合监管场景,强化涉企执法司法专项整治,让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五是更好助力企业开拓全球市场。建设线上线下联动的企业海外综合服务平台,持续举办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服务对接活动。近期,市发改委将上线运行“人工智能辅助境外投资备案”系统,将企业境外投资备案审核时间压减50%以上。
(图片来自深圳发布)
编辑 孔盼成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关越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