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会专访 |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彭伟:循环经济才是蓝色经济
读特记者 秦绮蔚
2020-10-15 09:36
收录于专题:聚焦2020海博会

浩瀚的海洋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它更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仅海洋中的波浪、潮汐、海流等动能和海洋温度差能、盐度差能等物理化学能的存储量就非常惊人。海洋能源的开发正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这些海洋能源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副主任彭伟在接受2020海博会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采访时谈到,“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20年海博会期间,彭伟先生将作为嘉宾出席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并在10月15日“面向未来的海洋能:技术创新带来的机会”论坛环节发言。

2020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对彭伟先生进行了专访,期间他分享了对参与海博会的期待以及希望探讨的话题。

(一)

2020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您如何理解蓝色经济?如何看待中国的蓝色经济发展?

彭伟:蓝色经济(Blue Economy),又称海洋经济,主要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如传统的海洋渔业、旅游业、船舶工业等,以及海洋新兴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蓝色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虽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但是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没有改变,我国海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前景广阔。

(二)

2020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您所在蓝色经济的哪个领域?在这个领域未来的发展机遇和前景在哪里?

彭伟:我所从事的是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究领域,属于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海洋能主要包括了波浪能、海流能、潮汐能、温差能、盐差能和海洋风能等,由于具有资源量大、绿色、可再生、可预测性强等特点,是未来能源领域发展的重点方向,尤其在解决海岛和海上设施用电、“海洋能+养殖”“海洋能+海水淡化”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三)

2020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疫情对您所在行业影响有多大?未来将如何应对?

彭伟:我国的海洋能技术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总体上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从全球来看,整个海洋能产业还处于产业发展初期,各类技术、政策、标准还不够完善。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目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对海洋能产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总体来看影响不大,主要是某些需要从海外采购的关键部件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对海洋能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有一定的影响。为了夯实海洋能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竞争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需要持续加大研究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确保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以有效应对全球重大风险。同时,落实中央关于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应对当前风险挑战,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四)

2020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您对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和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有什么期待?

彭伟:相较于风电和光伏发展历程,我国海洋能正处于向产业化迈进的关键阶段,加强国内外的沟通、交流、合作,尤其是与欧洲国家在海洋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方面的交流合作,对于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海洋能产业化迈进过程中,研究出台上网电价、税收抵免、贷款贴息、绿色信贷等财税金融政策,也是稳定企业预期、促进资金多元投入的制度保障。

(五)

2020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深圳正在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彭伟:深圳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推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是新时期国家赋予深圳的重大历史使命。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一个特征就是海洋新兴产业发达,建议大力培育和发展包括海洋能、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占领未来产业制高点,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和产业孵化集聚创新,加快形成海洋高端产业集群。同时,海洋中心城市一定是海洋人才的高地,建议深圳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大力引进和培养高端海洋人才。

(六)

2020国际海洋经济合作发展论坛:海洋新城助力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致力成为全球海洋治理的战略合作平台、中国海洋生态文明的示范标杆、粤港澳大湾区的海洋科创高地。您对深圳建设海洋新城有何建议?

彭伟:海洋新城是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先行区和试验田,更有媒体将其称为“大湾区CBD”,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公布的方案来看,海洋新能源产业已列入“2+3”的产业支撑体系,建议发挥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优势,进一步整合海洋能领域的科研、高校、企业等各类型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将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关键设备制造落户新城,推动海洋能产业在深圳发展壮大。对于打造建设海洋新城,建议深圳发挥重视创新的特色,加强海洋技术与信息的沟通交流,建设国际化海洋产业服务平台,打造海洋能知名品牌和企业,推动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海洋产业集聚区。

见习编辑 王子烨

(作者:读特记者 秦绮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