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电影记忆

08-07 08:45
摘要

郑荣


我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能看场电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也是生活中最开心的时刻。


记得5岁多时,我在幼儿园读大班,第一次去遂宁电影院看电影《小铃铛》。电影里顽皮的小满拾到木偶剧团的小铃铛,想玩几天木偶才交还,姐姐小佳说要立即送还给剧团。姐弟俩为还木偶小铃铛发生了争执……通过看电影,我从小就懂得拾到东西要交还失主或老师的道理。


看了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两姐妹在暴风雪来临时,临危不惧,不顾个人安危保护集体财产。“天上闪烁的星星多呀星星多,不如我们公社的羊群多……”如今几十年过去了,草原赞歌时常在我心中荡漾。当我读李娟系列小说和散文时,心中也会想起这首歌,还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来。


看完《闪闪的红星》,我们每天吃晚饭后就扛着大人做的红缨枪在街上“下洋操”,还将电影里精彩的情节进行复盘。我家与邻居家有一个后院,后院的墙与另一个邻居墙也不高。翻墙的情节就好像真的在打仗一样。后面有“敌人”追赶,翻过墙的人往后面扔“手榴弹”和“机枪扫射”,非常刺激。


看了《地道战》,我就把灶上的大铁锅拿下来,幻想着“敌人”来了我就躲进灶膛里。有时,我与伙伴们分成两组,“各小组请注意,各小组请注意,你们各自为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许放空枪!”有一回,在哥哥的带领下,我跟伙伴们在父亲学校的礼堂,把礼堂里的桌子与桌架用来搭地道。有一个男生动作慢被关在里面出不来,吓得他哇哇大哭,我们就在外面偷笑。


父亲是一名音乐爱好者,我们五兄妹在他的熏陶下,每人都会两种乐器。每当看完一场电影,我们就会用简谱把电影主题曲记下来。盛夏,家家户户都在街面上乘凉,我们这支小小的民乐队演奏电影插曲,引得左邻右舍的居民围着观看和聆听,一些居民还伴随音乐欢快地跳起舞来。


一边扯风箱一边唱电影歌曲也挺有意思。当锅里需要小火时,我就唱“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锅里需要大火时,我就唱“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有歌伴随,一会儿就把饭煮好了。


随着电视机、放映厅、电影光盘等出现,人们足不出户也能看电影。网络、电脑、手机进入家庭,大家的文化生活更是多姿多彩。


好的电影能让人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充盈,也能带来深刻、纯粹的体验。小时候看过的电影,至今仍充盈着我的生活。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