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深流 | 强健与精神

08-04 08:29
摘要

伯斯

作为一名古希腊文化爱好者,我一向自比古希腊人,“精神高昂,身体强健”。

为了达致这种古典的对全面发展的人的想象,我选择的运动是CrossFit(综合体能),一项融合举重、跑步、体操,以及“人类为什么要这样为难自己”的综合挑战。但最近,我决定放弃它了。

一次典型的CrossFit训练,可能是在15分钟内完成“400米跑+10个倒立撑+15个引体向上”。为什么说“可能”?因为这项运动没有常规训练,它采用所谓的“彩票机”模型。设想一下,眼前放着一个里面装着无数体能挑战内容的彩票机,我们不能自己挑选要执行的任务,只能接受彩票机里摇出来的随机结果。

每一次训练对身体来说都是新鲜的,因此永远在挑战自己,就像一场小型比赛,充满不确定性。除了“彩票机”,这项运动还引入了游戏的打怪升级逻辑,给随机性带来了一丝确定性——彩票机里的体能挑战项目难度有不同梯级,能做引体向上了,前面还有胸触杆,能做到胸触杆了,还要努力“解锁”双力臂,能做一次了,还要在累得半死的时候连续做十次……每一次打怪成功,都会给大脑一剂奖励,而这场打怪升级没有终极大boss,人永远可以进步(即使只是在这套体系里)。

彩票机、随机性中的确定性、打怪升级,统统是让人上瘾的元素。对运动上瘾听起来没那么糟糕,足够多的降阶方式也让从事这项运动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受伤,但上瘾依然有一个副作用:对思维的占据。因为结果不确定,因为有进步的可能,不可避免地会一次次复盘训练情况,一次次揣摩“我还能不能更快一点、再多做一个、下一次有没有可能打破自己设下的小目标”。就像赌博,真正危险的从来不是输钱,而是大脑变得单线程,生活其它的层面因为不够刺激变得慢慢模糊,难免会失去一些思考的广度和生活的深度。

更让我警惕的是这项运动带来的掌控感幻觉,无论做得怎么样,一次训练总会结束;无论每次训练多“划水”,总会一点点进步。但是,那一点点的进步到底有多大意义呢?当生活和思想本身就充满挑战时,我不再需要运动给我更多挑战了,我需要的是一种安稳的节律。

想起康德,那个被人津津乐道的“每日三点半准时出门散步”的哲学家,以一己之力塑造了大众对哲学家的刻板印象。他年轻时也纵情声色,直到40岁,好友去世,康德开始思考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这才逐步建立起那种近乎程序化的生活节奏。也许当思想中的历险已经足够惊涛骇浪,人会不自觉地选择一种简朴、不需要做过多决策的生活,固定时间散步,吃固定的三餐,做固定的“常规”运动。

挑战让人变强,但有时,节律才是力量的源泉。我开始重新理解强健,真正的强健,未必体现在短时间内输出多少功率,而在于身体能否给生活提供一种可被信赖的节律。而反过来,当精神高昂,身体强健或许可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结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