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街道推进“一社区一特色”品牌建设 探索治理新范式 激活发展新动能

07-23 08:18
摘要

龙华新闻记者 陈欣 通讯员 谭月恒 刘利 

社区是“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最后一公里”。龙华街道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坚持做精做细、多元创新,立足各社区自身资源禀赋与发展需求,以特色项目为抓手,升级更新“一社区一特色”,探索形成“数字筑基、安全固本、文化铸魂、协同破局”的治理新范式,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提供了生动实践。


数字筑基

智慧赋能社区治理


在数字化浪潮下,多个社区积极探索科技赋能基层治理新路径。


三联社区依托数字社区工作台推出“定格云图”应用,集成安全生产、治安警情等8个板块50余项数据,累计录入信息1.2万余条,为精准决策提供支撑。同时,社区推出“亲邻微帮”云上预约平台,提供义诊义剪、法律咨询等服务156次,举办公益集市6场,惠及居民超4000人次。“微光小店”项目为居民提供手工艺品销售渠道,累计售出260件,营收近5000元,既丰富了社区服务,又助力居民增收。


油松社区则依托社区数字化平台,推动跨部门业务协同,累计开发应用70个,其中19个入选区“百搭超市”创新应用榜,“新邻护航”应用凭借“反诈一封信”成功拦截电信诈骗8起。目前,居民对社区数字治理的知晓率超80%,智慧社区建设成效显著。


安全固本

筑牢社区平安防线


安全是社区治理的基石。和联社区创新推行“十户联防”机制,通过商户联盟议事会、志愿宣传督导队等形式,强化商户自治共治。今年以来,社区签订食品安全任务清单13份,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理6场,评选10家“模范单位”,相关经验已在全区推广,成为平安社区建设典范。此外,龙园社区以辖区荔园新村、景乐新村北区为安全智能用电系统试点,运用智慧电气平台实时监测安全隐患,打造安全社区。清华社区则打造先锋物业服务品牌,推动物业行业服务和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发展。


文化铸魂

激活社区精神内核


文化是凝聚社区共识的重要纽带。景龙社区整合11支志愿队伍200余人,建立“五色”志愿服务联盟,今年以来化解纠纷20起,文明劝导900余人次,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传递爱心物资2.7吨,惠及1400余人次。在志愿者努力下,社区成功推动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停车位改造等民生工程,并获评龙华区“儿童友好城中村”。清湖社区则通过“亲工好声音”歌唱大赛、青工技能培训等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松和社区建设“法治诚信文化街”,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培育社区文明新风,获评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协同破局

构建多元共治生态


各社区创新联动机制,撬动社会资源,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向联社区采用“协商共治+文化赋能”模式,改造2000平方米闲置“墩背小院”地块,发动社会力量深度参与超1000平方米社区墙面彩绘,在小院开展活动10余场,吸引2000余人参加。华联社区联动“家校社警”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活动;富康社区通过“青鸟栖息站”服务环富士康青工,举办技能训练营系列活动;景新社区以“双圈”共融激活邻里互助,打造“景新夜课”等品牌,开展“书记有约”议事会、邻里集市活动,构建亲邻社区治理体系。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