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2025宝安区教育系统召开暑期学习会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朱瑒
07-14 14:44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重在强“头雁”,7月13日,宝安区教育系统举行2025年书记、校(园)长暑期学习会暨首期“三航校长”“后备人才”结业仪式。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晓黎,宝安区副区长练聪,深圳教育研修院常务副院长姚冬苹,以及区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及机关其他处级干部,机关科室部门负责人,教科院全体教研员,公民办中小学、幼儿园书记、校园长,宝安区首期“三航校长”“后备人才”培训班成员参加活动。

记者了解到,2023年宝安区在教师培养“三大计划”基础上,联合北京大学、深圳教育研修院启动“启航、引航、领航”校长及“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精准对接初任、骨干、教育家型校长及后备人才发展需求。首期项目历时一年有余,“三航校长”“后备人才”素养提升项目历经理论研修、课题论证、跨学科实践、跟岗学习等多轮锤炼,足迹遍及北京、上海、香港等地,还特邀教育部“双名校长”深入宝安校园问诊把脉,让学员获得丰盈收获,也集中展现了宝安区校长梯队建设的阶段性成效。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晓黎在给予项目成果积极肯定的同时也表示,北大教育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与宝安的合作,全力支持“三航校长”培养工程,希望学员们能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成为宝安教育发展的有力推动者,共同谱写教育新篇章 。

为“三航校长”“后备人才”学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

宝安区暑期书记、校(园)长学习会自2022年创设以来,始终聚焦提升管理者使命担当与治校育人能力。今年的学习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集中与分散学习交错的方式。7月12日,12个分会场已开展整日分组研讨;同时,全区各公民办中小学年级组长、科组长、中层以上干部,以及宝安对口帮扶“两区一县”校长,共计逾5000人在线参训。

13日下午,中小学和幼儿园分会场代表,对学习研讨情况进行了回顾汇报。

宝安第一外国语学校(集团)温海波老师汇报了7月12日中小学六个分会场的研讨情况。据介绍,六个分会场举办了12场圆桌沙龙、126名书记校长发言,约3000名宝安区中小学中层以上干部参加学习。

36位书记校长代表分别进行了案例分享,书记、校长们展示了各自学校的创新实践。沙井中学的“白鲨足球”育人模式、燕川中学的“航天科技”特色课程、海城小学的“智教融合”劳动教育课程等,都展现出教学育人中的科技活力;西乡中学的AI + 榕德育人体系、新中外的“AI影子”项目、海湾中学的科创教育课程等,展示出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上屋小学土地资源盘活,以“小切口”实现空间重构与生态升级,百灵小学“四联”模式体现了教育者应兼具“探路者”与“编织者”角色,使创新联动同频共振,共筑活力、温度教育之路。

暑期学习会中小学分会场

燕罗街道中心幼儿园(集团)总园长杜艳玲对幼儿园分会场学习活动进行总结。据介绍,为全面推广自主游戏实践成果,宝安区持续以深化自主游戏实践为抓手,通过理念革新、环境优化、观察支持、评价改进、课程建设五大行动探索形成区域特色的自主游戏实践路径,推进保教质量整体提升。

本次暑期学习会幼儿园分会场以自主游戏为主题,围绕环境创设、园本课程、游戏精神等6大核心议题,通过6场圆桌论坛、24场案例分享和6场专家讲座开展了深入研讨与交流,500余名园长、干部等参加了学习。各分会场讨论氛围热烈、专家金句频出、互动高效深刻。在专家引领与同行交流中,园长们深度参与,实现了思维的碰撞、拓宽了专业视野。

暑期学习会幼儿园分会场

聚焦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与校长核心能力提升,此次活动中,教育专家也受邀走进宝安。

大湾区融合教育研究院院长葛新斌带来的专题报告聚焦“特殊教育发展”,深入探讨了特殊教育的理念、趋势及政策实施的挑战与应对。葛新斌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形态从自然化时代向智能化时代的演进,特殊教育也经历了从1.0版到3.0版的迭代升级。如今,融合教育已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将特殊儿童融入普通教育机构,实现“随班就读”的普及,这一转变不仅需要更多资源投入,更需构建完善的宏观、中观和微观支持系统。报告还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促进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旨在通过普惠性发展,推动特殊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邓传淮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谱写教育强国建设新篇章》为题进行了分享报告。他聚焦教育的根本问题、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和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三个方面,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八大体系、正确处理五个重大关系以及“六个下功夫”等方面,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同时,邓传淮还就“推进教育公平”“破除‘五唯’评价导向”“五育并举”等作深入解读,强调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报告最后,邓传淮结合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经验和感悟,就如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做“四有”好老师分享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潘未末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朱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