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医院集团携手华大智造成立“国际远程超声诊断中心暨全球远程超声诊疗培训中心”

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实习生 王亮
03-19 18:22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3月15日,罗湖医院集团与华大智造共建的"国际远程超声诊断中心暨全球远程超声诊疗培训中心"正式揭牌,这不仅揭开了罗湖医院集团与华大智造战略合作的新篇章,也为超声领域发展注入全新活力,推动超声诊断服务与培训迈向国际化、智能化,开启智慧医疗普惠全球的征程。

罗湖医院集团党委书记肖士卓,罗湖区人民医院执行院长、罗湖医院集团超声中心主任熊奕,华大智造CEO牟峰、华大智造COO蒋慧、华大智造云影总经理伍利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超声医学专家参加了揭牌仪式。

“国际远程超声诊断中心暨全球远程超声诊疗培训中心”正式揭牌

华大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汪建及超声专家们发起全球远程超声专家联盟倡议,共同探讨“远程技术+AI技术+基因科技”的产学研深度合作事宜,推动全球远程超声资源协作深圳共识达成。

远程超声机器人:隔空诊断的 “黑科技”

实时操控诊断环节,罗湖区人民医院执行院长熊奕亲自操作了由华大智造自主研发的远程超声机器人MGIUS-R3,与印度尼西亚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两地展开远程超声连线,为当地实操演示志愿者进行超声检查。

罗湖区人民医院执行院长熊奕与印度尼西亚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两地展开远程超声连线

“Hold your breath(请屏住呼吸)”熊奕清晰地发出指令,远在印度尼西亚的志愿者根据指令屏住了呼吸,配合检查。“现在可以从肝左叶先定位。”熊奕院长有条不紊地操作着医生端探头,“PLEASE TURN LEFT(请向左侧平躺),”在演示屏中可以看到,患者端的志愿者随即改为了侧卧位。随着探头移动,患者肾动脉等影像即刻清晰地呈现在演示屏上。

“通过设备中的脉冲测量功能,我们还能够测试出患者的血流速度,”伴随着熊奕发出的一系列指令,志愿者紧密配合着体位的调整,很快,肠轴、左肾等相应部位的影像数据也逐一在演示屏上显示。熊奕补充介绍道:“通过患者平躺的体位,像胃肠道、腹主动脉等一些常规部位,都能借助远程超声机器人完成检查。”

随后,熊奕与位于四川阿坝的志愿者进行了连线操作演示。即使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海拔超过3000米,得益于5G远程超声机器人的卓越性能,连线过程依然顺畅无阻,熊奕顺利地完成了实操演示。

技术亮点大揭秘:远程超声的 “硬核实力”

据了解,华大智造远程超声机器人MGIUS-R3是全球首款实现无需病人端配备专业医生操作、可实现“远程实时诊断”的超声设备。机器人采用高灵敏度模拟超声探头,由医生端远程控制病人端超声机械臂以及医学超声诊断仪器。机械臂末端精巧的夹持结构、人性化设计,可完美贴合各种类型超声探头,不仅能满足人体不同部位的超声扫查探头需求,此外其六自由度的机械臂系统全程仿真人手操作,可完美复现专家手法。

远程超声机器人MGIUS-R3

疫情期间,远程超声机器人为隔离病区、发热门诊的患者提供了精准有效的检查服务;在高原、海岛等极端环境,也积累了千例临床实证;并已完成百余例高难度可视化介入手术示范。

“经过10000多个案例的验证数据表明,通过远程超声机器人所获取的影像数据结果和我们手工操作得出的影像数据结果是高度一致的。”熊奕表示,5G 远程、AI 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为远程超声协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凭借这些技术,能够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超声诊断能力薄弱的问题。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国内超声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进来,将这一项目推向国际,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周国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闻坤 实习生 王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