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在北京阜外医院的多模态数字化手术室,阜外医院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心血管多模态数字化手术室,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手术机器人系统,为深圳阜外医院的患者成功实施机器人远程“单纯超声引导下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这是一次跨越2000多公里完全远程操作的心脏手术。阜外团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心脏手术和远程手术的尖端技术,在医学创新与科技创新融合中再次取得突破。
心脏“大门”关不牢,血液噗噗往回流
患者是一位70岁老爷爷,去年因突发心肌梗死在当地医院抢救,医生为其植入了冠脉支架。然而,手术后老爷爷的胸闷气促症状反复发作且有加重现象,超声心动图提示老爷爷的心脏因为心肌梗死导致心脏功能严重受损,EF值只有34%,出现二尖瓣重度反流,于近日前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就诊。
二尖瓣反流的手术治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外科开胸手术进行瓣膜修复或置换,另一种是通过导管进入心脏放置瓣膜夹进行修复。老爷爷的心脏已经不眠不休“工作”了70多年,而且还患有心梗、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外科手术风险评分(STS评分)高达9.49分,提示外科开胸手术风险极高。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多学科讨论,与老爷爷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阜外团队计划为老爷爷实施不用开刀的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
超声引导+国产手术机器人:赋能远程心脏介入手术
5日下午,阜外团队在2200公里外的北京,通过操作摇杆和按键,隔空应用机器人操控二尖瓣修复器械,通过大腿根部的一个穿刺眼,为远在深圳的老爷爷植入瓣膜夹,使二尖瓣在收缩期由大的单孔变成小双孔,从而减少二尖瓣反流,手术只用了20多分钟,老爷爷的二尖瓣就修复好了。术后,心脏超声显示,其二尖瓣反流由重度反流转为微量反流,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手术使用的机器人系统是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发,结合5G+互联网专线通信技术,发挥远程手术系统低延时和高稳定性的优势,将延时控制在40ms以内,跨越2000多公里完成远程心脏手术操作,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总体而言,我国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研发应用明显晚于欧美国家,但后来居上,甚至取得了弯道超车的优势,核心秘密是什么呢?
首先来看手术机器人的优势,与传统手术相比较,它可以突破人手抖动极限,并进行多维度的精细化操作,提高准确性和医疗质量;同时,它打破了空间对手术操作的束缚,是实现远程手术的核心基础。对于介入手术机器人而言,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医生可以在导管室外操作机器人,避免辐射损伤。
阜外原创技术为医疗科技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阜外团队国际首创了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技术,完全抛弃放射线,单纯采用超声引导器械从外周血管进入心脏,远距离操作器械治疗心血管疾病,实现了“不开刀,无放射线,甚至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治疗心脏病”。
超声引导能在手术中全程实时显示心脏三维结构,充分发挥机器人多维精准定向能力,而且该技术不需要使用大型放射线设备,可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甚至可以用手术车开展手术,把心脏病从要到大城市,找大医院,求大医生做的大手术变成了“上门手术”,开辟了治疗心血管病的新模式。
阜外团队已多次用颠覆性的底层方法学创新,去降维解决技术层面的难题,例如研制成功全球首款完全可吸收封堵器。
可吸收封堵器能解决金属封堵器长期滞留人体带来的各种远期并发症,是全球研发的热点,但是可吸收材料在放射线下不显影,欧美研制的封堵器不得不添加金属部件,以确保封堵器能在放射线引导下植入体内,然而这些不可吸收的金属部件在吸收过程中脱落又会带来栓塞等一系列新的并发症,所以国外多种可吸收封堵器临床试验先后宣告失败。阜外医院原创的超声引导介入技术,采用超声完全替代放射线,可以清晰探测到可吸收材料,无需金属部件,就能安全植入人体,解决了长期以来可吸收封堵器研发的“关键痛点”,最终研制出全球首款完全可吸收封堵器,实现了“人无我有”的重大突破,目前治疗不同疾病的多种可吸收封堵器已经上市,抢占了产业制高点,使中国企业获得了技术性的垄断地位。
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敏锐洞察学科发展趋势,最早在国内成立结构性心脏病复合技术团队,并建成首个心血管多模态数字化手术室。经过多年的发展,阜外团队基于超声引导发明治疗不同心血管疾病的新技术17项,可以治疗先心病、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常见疾病,获专利65项,医疗器械证23项(欧盟医疗器械证12项),颁布指南及规范3部,制定国家及国际标准2部。受邀到法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肯尼亚等数十个国家现场手术,仅中国基地就现场培训了32个国家1192名医生,项目成果在68个国家1042家医疗机构应用;两次受国家委派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报告中国原创技术发挥了“促进民心相通”的作用,受到世卫组织总干事的高度赞誉。该技术因“显著降低成员国医疗服务能力差异”的突出贡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世卫组织科技创新奖,开创性地被联合国评选为全球推广项目,获得稳定的资金及强大的全球体系支持。
此次手术采用了单纯超声引导经导管缘对缘修复术治疗二尖瓣重度反流,同时采用手术机器人系统,结合5G+互联网专线通信技术,得到了术济客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国联通深圳分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红云融通公司的大力支持,通过完全远程操作顺利完成了高难度的心脏手术。来自乌兹别克斯坦、菲律宾等国家的进修医生们现场观摩了手术,纷纷感叹中国技术的先进性和巨大优势。
(受访者供图)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余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