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睡眠质量怎么样?来看看这项全球调查

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02-27 18:17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月27日,瑞思迈发布第五届年度全球睡眠调查,此次调查覆盖13个国家的超3万名受访者,调查显示全球持续性的睡眠危机:人们每周平均损失3晚高质量的修复性睡眠。

据2025年全球睡眠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受访者的睡眠状况在全球范围内表现良好,中国人平均每晚睡眠7.46小时,不仅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7.09 小时。其中,Z世代的睡眠时间最长,达到7小时44分钟,而“银发族”(78岁以上)的睡眠时间最短,仅为6小时46分钟。

整体睡眠时长较为理想,但睡眠质量仍然面临挑战。受访者平均每周仅有4.13个夜晚的睡眠质量较好(包括时长和质量),相比澳大利亚(3.68晚)和新加坡(3.8晚)该数据仍具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午睡文化在中国依然盛行,数据显示中国受访者平均每周感到需要午睡4次,而实际午睡频率更高,达到每周6次。

调查显示,约三分之一的全球受访者表示,每周至少三次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主要影响因素有压力(57%)、焦虑(46%)和经济压力(31%)。充足睡眠者往往情绪更稳定、注意力更集中、工作效率更高,几乎所有中国受访者(99%)都认为良好的睡眠能带来积极影响,45% Z世代认为“情绪改善”是最显著的好处,45% 千禧一代认为“良好睡眠可增强身体健康”

睡眠不足的人则感到容易白天过度嗜睡、易怒和注意力不集中。全球89%的受访者表示充足睡眠让他们感觉更好,但只有24%的人会立即采取行动改善睡眠问题。全球有 22% 的人选择“忍受”睡眠不佳,澳大利亚的这一比例更高达 41%。全球 45% 的人从不监测自己的睡眠情况,从而错失了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的宝贵信息。

在中国 78% 的受访者会使用睡眠监测器、智能手表、手机应用或日记来记录睡眠情况,其中不乏“经常”“大多数夜晚”“每周几次”的用户。从性别来看,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每天监测睡眠(17% vs 13%)。

“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不亚于饮食和运动,但许多人仍在沉默中忍受睡眠问题。”瑞思迈首席医疗官Carlos M. Nunez博士表示,“这项研究揭示了睡眠健康意识与行动之间的巨大差距。需要立刻敦促人们重视睡眠,以改善全球睡眠状况。”

编辑 欧阳晨煜 审读 白珊珊 二审 桂桐 三审 朱良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