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记忆 | 放鞭炮

士国
2024-12-15 14:58
收录于专题:南海潮 • 散文
摘要

家里一般要买三挂三百头、五百头或一千头的红鞭炮,手头宽裕一点的年份,买一挂两千头的大鞭炮。

我记事以来,过年是一定会放鞭炮的。家里一般要买三挂三百头、五百头或一千头的红鞭炮,手头宽裕一点的年份,买一挂两千头的大鞭炮。其中三十团年饭前放一挂最大的,晚上守岁十二点放一挂,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放一挂。

我小时候,吃团年饭前、守岁十二点时的鞭炮,都是父亲燃放的。他一手提着一串红鞭炮,另一手用香烟点燃,鞭炮就提在他手下空中炸响,等到快炸完时,他将最后一小串鞭炮往空中一扔,燃放结束。大的鞭炮(中间串有炮竹子)的,他则是铺在地上燃放。我长大后,便由我来放了。我一般用一根长竹竿,将鞭炮挂上面放,有几年还将长鞭炮挂在门前的树上放。待团年饭菜端上桌,便开始放鞭炮,炸完了才开始吃团年饭。晚上十二点那挂鞭炮,一般是父亲放的,我们孩儿们等不到除夕夜转钟便睡觉了。大人一定等到十二点转钟放完鞭炮再去睡。

为了孩子们过年开心,父亲还给我们小孩买些小鞭炮,让我们在过年那几天放着玩。或给我们几角钱,我们有时用积攒的压岁钱,到街上买少许鞭炮。记得我最喜欢买的是一种虽小而炸得很响的花鞭炮,将小花鞭炮点燃后甩到空中,等它在往下落的时候炸响,很是好玩。 再就是买几个大炮竹子,大炮竹子有三四寸长,大拇指粗,将它放在地上,点燃引信便跑开。炮竹子炸得惊天动地,回声传得老处。听到巨响,心里特别得意开心。

有些胆子大或调皮的孩子,将点燃的花鞭炮往同伴甚至是往大人身上甩,有时吓得那些人哇哇大叫。有的孩儿为玩鞭炮炸破新衣服的,有捡大鞭炮燃放后的余鞭,装到荷包(衣服口袋)而把荷包烧了的,有孩儿放鞭炮把自家或别人家草堆烧了的,有炸伤自己手指皮、炸破伙伴脸皮的……不胜枚举。

那时候只有鞭炮,很少有烟花。后来才偶尔买些冲天炮、降落伞、二踢脚之类的烟花。烟花比鞭炮好玩,但价钱要贵一些,一般买得不多。

我一堂伯父,不到三岁爹妈(我的大爷大奶奶)去世,我爷爷奶奶收养了他,与父亲一同长大,成家后分家住在下面厢屋里。他的大儿子——杨士华,我叫大哥,是我们这代最大的,他当头护小、豪爽仗义,对我十分爱护。不知他从什么地方弄回来几只雷管,三十团年前,在大门外渠道堤上,用雷管专用引信点燃,一两分钟后爆炸,响声雷动。他把雷管当鞭炮,连续放了几年。给我留下了雷管可以当鞭炮放的印象或心理倾向。

在我十二岁那年六月六,父母安排我和三弟在家里抬出衣箱晾晒。翻拿晾晒中,我发现箱底有一个雷管,我同三弟说,这是可以响的。开始我小心翼翼,用铁锹拍、用粗棒子砸,并且弄出一些粉末出来都不响。这时鬼使神差,我叫三弟拿来火柴,左手轻扶,右手用火柴去点,三弟在旁边看着。突然一声巨响。当场我的左手三个指头血肉模糊,三弟的一只眼睛受气浪冲击而受伤。在很远种田的父母亲都听到响声,在邻居喊叫中,父母亲和士华大哥赶回来,组织人将三弟送到荆门医院治疗。后来三弟的眼睛治愈,眼球似乎留下一点云,没有大碍。

我被送到胡集医院,当天麻醉手术。当时医疗技术落后,几个手指头,剪切缝合,还要全身麻醉。我至今记得,当时麻醉是捂住鼻子嘴巴,吸入麻醉剂麻醉的,我感觉像睡过去了。手术很小,很快做完。但通过呕吐解除麻醉,差点送了命。手术麻醉时,医生不知道我在雷管响之前吃了瓜果。呕吐不出来,时间长了,生命已经危险。这惊动了院长,院长赶来,把我倒着吊了起来,用手术钳子撬开嘴巴,同时有医生按压我的腹部,这样我呕吐出来一些东西,人才慢慢醒来。醒前的这些危险情形,是一直守在我身旁的父亲后来讲给我听的。

我经历过遭遇三次大难,这是其中一次。好在是纸雷管,而且弄出了一些粉末,威力不大,只是我的左手指受了些小伤(大指中指缺了指甲头),后来的学习、工作、生活及心理没有受到影响。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一农家孩子,能够在一九七八年全国统一高考中,应届考上大学,有今天家族的进步、家庭美满及儿孙们的幸福生活,我已心满意足。回想起儿时放鞭炮,虽然惊险(当时没觉得危险),但留下的是满满的童真、童趣、童欢和浓浓年味的深刻记忆!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张蕾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