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易旗下热门手游《世界之外》因新活动卡池定价争议引发轩然大波。游戏在未提前公告的情况下将新卡池单抽价格上涨33%,且被指存在资源价值不匹配、保底机制不透明等问题,招致玩家集体投诉。随着事件发酵,该游戏收入断崖式下滑。律师分析指出,运营方的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多项权益。
新活动突然涨价引众怒,遭玩家集体投诉
7月23日,《世界之外》游戏推出新活动上线“刹那”品级卡池,单抽价格从300时之华(游戏代币)涨到了400时之华,涨幅达到33%,但这一调整未事先通过游戏内公告或其他官方渠道告知。
更令玩家不满的是,在售价更高的“刹那”卡池仍可能掉落300代币常驻卡,“这意味着我们花更贵的钱,却可能买到旧产品。”玩家纷纷吐槽新卡池“价高质低”。
“一开始提示必出‘刹那’或‘世界’,抽满70次后,提示变成了剩余次数必出‘刹那’,但是游戏规则公示并没有对此做出相应的提示。”深圳玩家小七向读特新闻记者展示游戏记录时表示,直到翻查运营方官方微博才知晓保底机制细则,“游戏APP才是玩家主要入口,如果我不刷微博根本不知道核心规则,这不是诱导我们多氪金吗?”
玩家游戏界面的抽卡提示。(受访者供图)
大量玩家对该游戏此次上新活动的不合理发起投诉维权。消费保平台数据显示,仅7月23至24日,该平台共收到关于《世界之外》的投诉3251件,总涉诉金额超578万元。玩家的投诉高度聚焦于运营方在涨价信息披露、资源价值对等性及补偿方案三个方面。
运营方多次回应被诟病,收入断崖式下滑
据公开资料,《世界之外》是一款由网易游戏研发并运营的无限流言情手游,于2024年1月上线。相关数据显示,该游戏2024年收入流水达到10.3亿元,是“国乙三巨头”之一。
而运营方对于此次涨价争议的应对方式引发了更激烈的争论。7月23日,运营方仅提供了游戏内道具“召唤之王空间碎片”作为补偿,玩家普遍认为漠视玩家的核心退费或机制调整诉求。
图源:《世界之外》官方微博
7月29日傍晚,游戏官方微博连发三条回应,非但未解释价格机制及相关赔偿问题,反而因“没有涨价”“想赚钱”“没有变”等表述以及卡点“748”等特殊发布时间激化矛盾,被指对游戏玩家的诉求“冷处理”。尽管当晚官方微博再发声明承诺将完善信息公示,并于7月30日的游戏更新中,新增了部分兑换规则,对玩家给予了一定补偿,但核心定价始终未作调整,玩家对此并不买账。
《世界之外》官方微博评论截图。
记者搜索发现,游戏运营方针对此次争议的处理方式所引发的舆论风波仍在持续发酵。“世界之外史诗级的公关”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衍生的“xxx想赚钱”句式也在社交平台“走红”。
“xxx想赚钱”句式在社交平台走红。图源:小红书截图
市场反馈也即时显现。七麦数据显示,7月23日新卡池上线,《世界之外》iPhone端单日预估收入于24日冲破57万美元。随后受相关争议影响,25日单日收入径直腰斩,跌至22.8万美元。此后每日收入仍不断下滑,截至8月7日,跌到了2.1万美元,对比更新后峰值收入跌幅超过96%。
数据来源:七麦数据
律师:游戏运营方侵犯消费者多项权益
游戏官方声称丰富体验的一次“上新”,为何招致玩家如此剧烈的反弹?这一事件中,消费者有哪些权益受损?
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深圳市律师协会电子竞技与网络游戏法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徐秦指出,游戏运营方此次操作已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的相关规定。“推出较高价品级卡池未提前告知价格调整,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玩家无法基于充分信息做决策,选择权亦受侵害;高价池掉旧卡构成‘价高质低’,违反公平交易原则。”
徐秦进一步分析,保底机制作为影响玩家付费决策的关键信息,运营方仅通过微博公示的行为存在多重问题:一是违反了《电子商务法》的信息披露要求,无法确保所有玩家知晓;二是从行业规范角度看,违背了中消协关于网络游戏不得虚假宣传的规定,易让玩家误判抽卡概率,诱导过度消费;三是从合同角度看,运营方未在游戏界面明确展示关键规则,导致玩家对合同内容不明晰,违背诚信原则。
徐秦表示,游戏运营方的行为损害了玩家的财产权益,玩家有权要求相应补偿或退费。若协商不成,玩家可通过向消费者协会以及有权对游戏运营方的行为进行监管和查处的行政机关反映,或依据服务协议提起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编辑 沈静愉 审读 张蕾 二审 关越 三审 江晓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