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引进外资,经历了从没有选择的“三来一补”企业,到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三资”企业,再到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2年)“三来一补”起步
“三来一补”是一个历史名词。如今的年轻人不知道啥叫“三来一补”,上年纪的人也慢慢淡忘了,有人甚至对其抱着一种鄙视、看不起的态度。实际上当年的深圳工业就是从“三来一补”起步的。所谓“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加工和补偿贸易”。就是外商提供原材料和部分生产资料,委托我方工厂加工成为成品;产品归外商所有,特区方的有关单位按合同收取土地使用费、房屋租赁费、人工费等,获得一点收益。
上屋村委签下的深圳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协议书,编号为“01号”。来源:深圳商报
这种合作方式的特点是技术要求低,手工操作多,灵活方便,手续简便,风险小,收效快。由于深圳与香港一河之隔,来往方便;两地人工、土地费用方面有巨大的落差,外商有钱可赚,非常适合发展“三来一补”经贸活动。1979年一年里,深圳引进200多个“三来一补”企业,算是外商投资办厂的第一个小高潮。最早引进的“三来一补”企业,以胶花、塑料、服装、电子等行业为主,算是最初级的加工业。到1983年底,深圳共引进2512个项目,其中“三来一补”企业占82%。
深圳历史上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上屋热线圈厂”的女工,也是深圳史上第一批打工妹。 江式高/摄
第二阶段(1983~1990年)为“三资”企业加快发展阶段
1983年以后,“三资”企业在深圳有了较快发展。所谓“三资”企业是“合资、合作、独资”。实际上,“三资”与“三来一补”并不是对立的。一般来说,大的为“三资”企业,小的为“三来一补”。“三资”企业中一部分是由“三来一补”企业转型而来的。
“三资”企业的来源多样、方式灵活。所谓“合资经营”,是双方共同投资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例如,生产百事可乐的深圳市饮乐汽水厂,是第一家中美合资企业。
1978年底,沙头角丝花厂作为特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成功开办。来源:深圳商报
所谓“合作经营”,是按照协议确定投资方式、双方责任和收益分配。例如,光明华侨畜牧场的奶牛场开始采用的是补偿贸易方式,资金利用的是第三方信贷,由我方与客商进行经济技术方面的合作。
所谓“独资经营”,是指客商自行投资建厂,销售产品,自负盈亏。例如,成立于1983年的三洋电机(蛇口)有限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是收音机和收录机。这是日本三洋跨国公司最早在特区建立的独资企业。1984年日本三洋又与华强电子公司合资,成立了华强三洋电子公司。
三洋电机(蛇口)有限公司。 来源:深圳特区报
还有一些原来的“三来一补”企业,转型升级后成为规模比较大的“三资”企业。例如,中华自行车公司、家乐家私厂等。
据统计,到1990年底全市共有“三资”企业3269家,“三来一补”企业6400家。外资来源由最初的香港一家独大,发展到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投资规模从1979年的平均17.6万美元/企业,上升到1990年的87.12万美元/企业。“三资”企业的经营水平大幅提高,1990年深圳有77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其中外资企业占了29家。1990年深圳工业投资中,外资已占到60%以上、成为大头。外资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力普遍比较高,据统计高于全民所有制企业1倍、高于集体所有制企业8倍(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情况与外资企业享受到减免税优惠也有关系)。据深圳市税务局的调查,1990年900家外资企业总盈利数据(根据企业自报的盈利数)达19亿元。一些早期引进的企业,如康佳、中华自行车、中冠印染厂等,其固定资产增长了几倍甚至几十倍,不长时间就成为实力很强的集团公司。
第三阶段(1989至今)为继续发展、提高阶段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深圳的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深圳市商务局公布的数据,深圳累计已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10万家,吸引了295家世界500强企业来深投资,吸收合同外资超3280亿美元,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1280亿美元。仅2020年,深圳实际使用外资86.83亿美元,增长11.8%,占全国的6%。
深圳重视引进外资,特别是发展总部经济。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的数据,外商投资企业仅占深圳全部商事主体的2%左右,每年却创造了深圳约1/5的GDP(2021年,深圳的GDP突破3万亿元,1/5就是约6千亿元);40%的进出口贸易额(2021年深圳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是3.54万亿元,40%就是1.4万亿元);近三成的税收(2021年深圳的各项税费总额达到1万亿元,3成就是近3千亿元)。数据说明外资企业对深圳经济的发展,确实贡献巨大。
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时,市政府表彰了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外资企业。其部分名单如下:
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全球500强排名第一企业——美国沃尔玛的中国总部)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全球领先的精准医疗和影像诊断设备制造商)
杜邦太阳能(深圳)有限公司(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投资性公司)
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英国ARM公司的中国总部。安谋是当前全球最核心、最重要的集成电路设计知识产权提供商)
深圳赛诺菲巴斯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资疫苗企业)
深圳村田科技有限公司(由全球第一的陶瓷电容器供应商——日本MURATA设立)
艾杰旭显示玻璃(深圳)有限公司(由全球第一综合性玻璃生产商——日本旭硝子设立)
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全球唯一盈利的地铁营运企业)
先进半导体材料(深圳)有限公司(全球最大半导体和LED集成封装设备制造商)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团在深主力工厂)
外资500强企业总部设在深圳,产生了榜样效应。深圳企业努力拼搏、厚积薄发,也开始产生具有全国和世界影响的著名企业。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就有8家总部设立于深圳的本土企业。分别是: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正威国际集团
中国恒大集团
招商银行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2021年随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部的迁入,深圳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已增至9家。
据深圳市发改委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拥有市级认定总部企业300家、跨国企业35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8家、中国500强企业32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28家、上市企业369家。
深圳拥有369家上市公司总部这件事值得强调一下,深圳上市公司数字超过了香港、上海和北京,全国第一,全球第三,仅次于纽约和东京。上市公司的效益确实好。2021年前三季度,深圳上市总部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6.46%。其中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上市总部企业有51家;超千亿的8家,包括平安银行、中集集团、顺丰控股、比亚迪、招商银行等。
编辑 郑艳艳 审校 郭建华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张露锋
读特热榜
1“风王”即将“登基”?秋台风来了个“双连击”,深圳周末下雨“魔咒”又被激活了!
2湖南一高校辅导员被曝诈骗上百人超700万元,多名受害者发声,警方回应→
3高速上行驶遭遇“喷泉”?相关部门回应:整改
4注意,深圳台风白色预警信号生效中!
5台风或将在深圳-汕尾登陆!深圳部分列车停运调整→ | 滚动更新
6温度记 | 双台风排队来袭,或有“风王”酝酿中!周末下雨“魔咒”又要生效……
7比亚迪发布新一代储能产品“浩瀚”,14.5兆瓦时最小单元容量问鼎全球之最
8总书记接见九三纪念活动代表,深圳舞者常宏基在列
9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新一代脑机接口功能电极
10湾区之眼9月26日开业!携《浪浪山小妖怪》IP 打造大湾区首展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