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深圳科技创新密码(4)| 创办经济特区的意义

段亚兵
2024-05-09 09:13
收录于专题:深圳科技创新密码
摘要

短短一个世纪时间里,中国就从世界上实力强大、文明先进的国家,变成了落后挨打的国家,国运降到了最低点

文章写到这里,感觉应该将思考的尺度放到更长的历史时段里,将思考的目光放到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去,才能对中国决定改革开放和建立经济特区的重要意义看得更清楚、理解得更深刻。

中国是人类文明史上五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而且在长长的历史阶段中一直是领军者、举旗手。中国是从明朝后期开始落后的。明朝前期朝廷还指派郑和组织了七次下西洋,西方学者认为其壮举是能够与后来人类冲出地球的宇宙探险比肩的。郑和第一次出海的时间比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早87年,比绕过非洲好望角、打通欧洲到亚洲新航路的达·伽马早92年。但是明朝后期和清朝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结果在1760年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时中国浑然无知,造成了让中国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的严重后果,短短几十年时间就使中国落后了。后来当英国海军的坚船利炮打上门来,才让清朝朝廷大梦初醒。短短一个世纪时间里,中国就从世界上实力强大、文明先进的国家,变成了落后挨打的国家,国运降到了最低点。

西方为什么能够从落后变成先进?是因为改变了生产方式,从游牧业、农业生产方式变成了工业生产方式。工业是人类历史上当时效率最高的生产方式,按照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的:“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1842年,英国强迫清王朝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被迫对外开放。中国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屈不挠、驱逐侵略者、反抗压迫的革命道路。结果,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又于1978年决定对外开放。

由于农业比不上工业效率高,所以中国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奋起直追、付出了重大代价,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由于中国技术落后,初步建立的工业效率不高,所以要通过改革开放,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这就是中国近代发展的逻辑。

深圳经济特区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中央办经济特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1984年小平考察深圳后形成了一些想法。他提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有些投资项目,现在可能赚不到什么钱,但从长远看有好处,会有收获的。”


1984年,邓小平在深圳考察。来源:深圳特区报 江式高/摄

深圳有一位市领导说得好:“就算深圳是高产田,也打不了太多的粮食。深圳经济特区不是要办高产田,而是要搞试验田”。中央想要通过这个窗口,了解世界最新的信息,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这就是深圳在几个规划中反复强调的,深圳的发展以工业为主;而在工业发展中,又要以先进技术为先导的原因。

这个目的达到了吗?中央交给深圳的任务完成得好吗?通过40年的实践,应该说已经有了初步的答案。

编辑 李婧 审读 伊诺 二审 刁瑜文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段亚兵)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