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3℃,最高10℃,这是气象预报里冷冰冰的数据。即便是中午,体感温度也在5℃以下,大多数人在户外的直观感受——比数据还冷。在难得的低温天气中,晶报记者来一个CityWalk,看看这个时候的深圳是什么样儿的。
在5℃以下的深圳,我们翻出压箱底的羽绒服,戴上帽子口罩,把自己包成一个粽子。手是不太想从兜里抽出来的,要撑伞也不行。但也有人穿着单衣,勇敢直面夹杂着绵绵细雨的寒风。
我们从地铁站、从车里冲向写字楼,又从写字楼冲向火锅店……室内很温暖,在室外呆上几分钟,还是会让东北人都喊冷的。
怕冷缩在家的人不少,但在街头、商场、公园……人流依旧,可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却说:您就别来了。作为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的好汉坡实测温度已达0℃,台阶结冰,山上的树出现雾凇,美则美矣,但山上风大、温度低,道路湿滑,上山太不安全,容易出现危险。想要走走,还是老老实实CityWalk吧。
终于,可以好好感受一下什么叫深圳的冬天。挺好。
▲在深圳最冷的几天,梧桐山的树挂已然成为刷爆朋友圈的主角。深圳市梧桐山风景区管理处供图
街头
有的穿单衣,有的包成粽子
深圳市气象台于2024年1月22日15时00分将全市陆地寒冷黄色预警信号升级为橙色,预计23-24日我市最低气温将降至5℃以下,寒冷橙色预警信号可能持续2-3天。气象部门提醒,请大家提前安置好室外物品,海上活动、高空作业等注意防风。请穿上最厚的衣服再出门,注意防寒保暖。
而在大街上,市民穿着却是各异,有的穿得厚厚的,但也有不少青年、小孩穿着单衣就外出。气象和健康专家分析称,老人、青年人和小孩在天冷时穿衣的选择差异,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生理特征和活动量不同所导致的。
首先,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新陈代谢率会降低,体温调节能力也会下降,因此他们更容易感到寒冷。为了保持体温,老人需要更多的衣物来保暖,所以他们穿得比较多。而青年人的身体机能比较强,新陈代谢率较高,体温调节能力也较好,因此他们不太容易感到寒冷。所以,青年人在天冷时穿衣相对较少,可以更好地保持活动自如。小孩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但他们活泼好动,容易出汗。因此,小孩在天冷时穿衣需要适量,既不能穿太多以免出汗,也不能穿太少以免感冒。
总之,老人、青年人和小孩在天冷时穿衣的选择差异主要是由他们的生理特征和活动量所决定。
▲为了抵御寒冷,有些批发商们棉衣帽子手套齐上身。
农批市场
蔬菜供应稳定,价格平稳
寒潮来袭,深圳最大“菜篮子”——深农集团旗下海吉星农产品批发市场内依然生机勃勃。1月22日晚上11时,户外气温已在5℃以下,寒风刺骨,但蔬菜交易档口露天交易的常态并没有变。为了抵御寒冷,有些批发商们也是棉衣帽子手套齐上身,但依然挡不住阵阵寒意,时不时站起来跺跺脚,缓解一下被寒风吹僵硬的手指和腿。有档主笑称,“没想到降温幅度这么大,大意啦!”
但作为一级批发市场,此时正是大宗蔬菜交易最密集的时间段。来自全市各地的农贸市场,零售超市的商贩,顶着寒风前来采购,就是为了23日一早,市民家门口的蔬菜档口里依然有琳琅满目的“新鲜”。
据海吉星方面介绍,虽然深圳近日天气大降温,但目前市场蔬菜供应稳定价格平稳,近期广东本地菜及云南菜大量上新,北方大降温天气对深圳市场影响不大。
▲在各大公园,游人都重新穿上厚厚的衣服来御寒。
公园
最佳的驱寒秘方——动起来
一夜之间,让周末两天还是熙熙攘攘的公园,瞬间冷清了不少。公园里,基本上没了穿短袖衣裤的市民,大家都重新穿上厚厚的衣服来御寒。
扑面的清风颇有几分寒意,游园的市民也是各显神通,用不同的方式来御寒。刚退休半年的荣哥,是个摄影爱好者,更是公园的常客。早上不到9点,他便来到深圳湾公园,支起三脚架和相机,静静观测候鸟觅食。
他的御寒招数,用的是棉裤、羽绒服、口罩和手套,把自己裹得跟粽子一般,绝不让一缕寒风轻易吹进。荣哥说,深圳湾公园临海,防风是抗寒的关键。
冷天里,游园的人数明显减少,荣哥有点小窃喜,公园里的一切突然变得简单而纯粹,仿佛时间都静止了,候鸟也更近了,静静地待在礁石上,陪着他感受岁月的静好。
气温骤降,寒风凛凛,但也挡不住内心的温暖。在园博园里,不少长者依然坚持了晨练,耍太极的、跳舞的、遛娃的,等等。用老人家的话说,人老了心不能老,必须每天保持青春和活力,无论冷暖。遛娃,更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意志,把“冷”挂在嘴边,不如让娃动起来,既暖身又有趣。
说到最有效的抗寒“秘方”,那肯定就是运动。在莲花山公园,不少人绕着山路跑步,一圈下来身子暖了,寒意也没了。在南山上班的李燊,用了一下午驱寒土方法“抖脚”,依旧是冻脚。下班后,他立即从大沙河公园出发,一路向蛇口方向骑行,一股暖流逐渐在体内流淌,寒意散去。
▲寒风冷雨的街头,一手打伞一手插兜成了行人的标准动作。
出行
选择打车的市民明显增多
家住龙华的市民吴女士在福田上班,往常她都选择公交再转乘地铁的方式每日通勤。但早上起床,体感温度远比想象中更冷,窗外还在下着小雨,索性拿起手机,在一网约车平台叫了一台顺风车。车子到她家楼下时,车上已坐了两名同行乘客。但由于地面湿滑,路上司机都普遍降低了车速,好在她打了提前量,准时到达了公司。一打听,身边几个好友早晨也不约而同选择自驾或者网约车。
记者随后采访了一名网约车司机刘师傅,他告诉记者,由于深圳降温,又碰上下雨,早高峰时段的订单较平时多。“今天早上特别冷,下雨嘛,我们的订单多,但下雨天,路上的车开得都比较慢,所以乘客的等待时间也比较久。”刘师傅说。
交警部门提醒广大驾驶员,下雨天道路湿滑,要降低车速,加大前后车距,注意观察行人和非机动车,提前减速,注意避让,注意积水,缓慢通过。
▲在超市的货架和货柜中,多种牛肉火锅单品和套餐锅正在火热促销。
火锅店
成为最热御寒场所
寒潮之下,深圳的火锅店也成为人们快速御寒的重要场所。1月23日下午5时半左右,记者来到位于福田区的海底捞卓越店发现,即便是工作日,但门店已出现排队现象。服务员介绍,现场已有将近20桌排队。“很多消费者有天冷吃火锅的消费习惯,通常一降温客流量就会出现明显的增长,今天上午门店就陆续收到预订今晚餐位的电话”,海底捞卓越店经理袁雪说道。“一下子天气就变冷了,就想来吃个火锅,没想到服务员看我衣服单薄冷到发颤,主动给了我热茶和暖宝宝,心里一下子就暖暖的。”前来就餐的刘女士说道。
在冬季迎来客流高峰的火锅店不仅是海底捞。在景田岁宝一楼的四季椰林海南椰子鸡火锅店,店员告诉记者,由于天冷火锅订位的人会很多,晚上预订的时间为6时至6时半,时段过了就不接受预订。怂火锅相关负责人接受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一轮强冷空气南下,激发了市民外出吃火锅的意愿,冬至当天,怂火锅店的生意周同比上升五成。这一轮寒潮南下,应该也会迎来一次火锅消费高潮。
寒潮来临,买火锅底料和食材回家DIY“火锅”的人也不在少数。记者在景田岁宝百货大厦二楼的盒马鲜生看到,店内冷鲜区的各种火锅食材早已准备好,肥牛片、羊肉卷以及不同风格的火锅套餐。
市民于先生选一套潭牛海南文昌椰子鸡2-3人份套餐,价格99元,套餐含两个椰子、两盒文昌鸡肉块及调料等。“家里有老人和小孩,出去吃火锅要等位,不如自己买半成品在家里涮涮,既方便也健康。”他说。在店内的另一个年货区内,也有158元的3-4人椰子鸡套餐和88元的2人套餐供市民选择。
在店内货架和货柜中,多种牛肉火锅单品和套餐锅的优惠活动正在进行。冰鲜货架上,一款潮汕牛肉火锅片套餐优惠价为59.9元,含100克鲜切牛嫩肉、120克鲜切牛吊龙和120克鲜切牛肥胼;对照之下,标价33.9元的350g澳洲谷饲安格斯Pro肥牛火锅片的价格显得更优惠;而旁边的冷柜的小推荐牌重点推荐16元一袋300g肥牛卷以及肥羊卷就更令人动心了。店内牛肉鲜切柜台的工作人员表示,每逢气温下降,到店来买牛肉食材的人就要多很多,接下来持续几天低温天气,牛肉的供应肯定会相应增多。
除线下门店的御寒食品销售火爆外,在美团外卖平台索索“火锅”外卖,各色品牌的锅底套餐配菜一应俱全,呷哺呷哺的欢聚火锅4-6人套餐价格为229元、牛羊肉双人火锅套餐119元;八合里推出的暖冬豪华套餐为178元,4人齐聚套餐为298元;乾婆婆·火锅到家推出3-4人分享套餐的价格为158元;除套餐之外,个人也可以根据需要组合点餐。
▲大多数人在户外的直观感受——比数据还冷。
商场
买秋裤的人多了
降温并未影响到人们的购物热情,反而促使更多人选择到室内购物中心或商业街区消费,以躲避寒冷的天气。
东门商圈的人气旺盛。下午4点多,记者坐地铁到一号线老街站,同行出站的市民很多,他们都是前来逛街购物的。在东门商圈,记者看到各种品牌的服装店、美食餐厅、咖啡厅等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前来光顾。人们可以一边享受美食,一边挑选自己喜爱的商品,感受着降温带来的别样购物体验。
此外,一些商家也推出了针对降温天气的促销活动,如打折、赠品等,进一步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习惯了暖冬模式的深圳人大多穿上压箱底的羽绒服,还未购置冬衣的市民,走进商城,置办御寒装备。
记者在购物公园看到,在各服装品牌专卖店,有不少居民在添置衣物。“这次降温太突然了,看到天气预报说寒潮来袭,就来商场逛逛买几件厚衣服准备过冬。”市民陈小姐说,“没想到深圳会这么冷,前两天还以为深圳的冬天就这样了,就没在网上买今年的厚衣服。”不少市民表示,都没预料到这次降温。
在优衣库买保暖内衣的王女士说,上个月大降温没找到秋裤冻着了,这次看到寒潮要来,而且马上要回北方老家呆几天,所以特地赶过来买几条保暖裤,年纪大了,不穿保暖裤根本就扛不住。
地铁
吐槽空调太冷和太热的比例持平
降温初至,室外温度下降明显,室内却没有大降温的直观感受。深圳的各个地铁站里,穿着羽绒服、卫衣、长袖衬衫的各类乘客像往常一样络绎不绝,对于降温,不同的人有着不同感受。
深圳地铁集团各种民意互动的网络平台里,收到了许多乘客关于地铁空调温度的建议,但和此前不一样的是,吐槽地铁空调温度过冷和过热的乘客比例几乎持平。
“地铁的空调温度每年在不同节气,会有四次统一调节,但很少因为天气骤降进行调整,现在全市的地铁车辆都划分了‘强冷’和‘弱冷’车厢,乘客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地铁相关人员表示,一直以来地铁空调温度都是重口难调的问题,但无论气温如何变化,地铁公司提供便捷、安全的服务宗旨不会变。
1月23日,大降温伴随着蒙蒙细雨,让所有人真实感受到“大降温真的来了”。地铁里的乘客依旧步履匆忙,和前一日相比,大家把自己包裹得更紧了,而网络互动平台上,吐槽地铁空调过热的留言也少了很多。
编辑 刘珂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00:17
5级大风航拍邂逅深圳西部绝美日落盛景 4月22日,哪怕面临着5级大风的挑战,我依旧无畏前行,用航拍镜头捕捉了深圳西部那震撼人心的日落景象。画面中,广深沿江高速宛如一条蜿蜒的丝带,串联起城市与大海的脉络,在余晖的映照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不远处,无垠的大海与天空相融,波光粼粼,尽显辽阔与深邃。而画面右侧,机场上飞机起起落落,仿佛穿梭于天地之间,为这幅美丽的画卷增添了灵动的气息。每一个瞬间都凝聚着大自然与城市的和谐之美,希望这份独特的视觉盛宴能带给你心灵的触动。 据悉,4月23一25日广东省将迎来汛期首场暴雨过程。25日深圳(含深汕)将出现局部暴雨伴强对流天气过程。#读特小记者#
00:30
一年级读特小记者小试身手!亲手制作香甜南瓜饼 今天,我这个读特小记者化身“小小厨师”,在厨房里完成了一次超有趣的挑战——亲手制作南瓜饼! 我先和妈妈一起挑选了圆圆的南瓜,把它洗干净、削皮、切块,再放进锅里蒸熟。看着南瓜在锅里慢慢变得软软的,我心里可期待啦!南瓜蒸熟后,我用勺子把它压成泥,加入香香的糯米粉、甜甜的白糖,揉成面团。面团软软的,摸起来可舒服了!接着,我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团,压扁,还在上面按出了漂亮的小花图案。最后,把做好的南瓜饼放进锅里煎至两面金黄,不一会儿,厨房就飘满了甜甜的香味! 咬一口自己做的南瓜饼,又软又糯,甜丝丝的,比买的还好吃!这次制作南瓜饼的经历太有意思啦,我不仅学会了新本领,还体会到了动手的快乐!以后我还要尝试做更多美味的食物,和大家分享我的“美食小成就”!#读特小记者#
00:56
图腾影视😁😁😁😁
《滩涂上的翡翠森林》 #读特小记者# 在深圳的怀抱中 有一片神奇的红树林 宛如绿色的梦境,静谧而安详 高大的树木,肩并肩 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穹 叶子在风中,轻轻吟唱 诉说着古老而新奇的故事 阳光洒落,金色的光线 穿过枝叶的间隙 在地上描绘出,奇妙的图案 那是光与影的交响 海边,海浪轻拍沙滩 如同温柔的摇篮曲 红树林矗立于此,坚定不移 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天地 在这片绿洲,自然的奇迹 白鹭翩跹,海鸥翱翔 在蔚蓝天空下自由地歌唱 我深爱着这片深圳的红树林 它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礼物 蕴藏着快乐,蕴藏着美好 在我心中,永远璀璨夺目
#读特小记者#今天我来到深圳大剧院欣赏了深圳原创舞剧《咏春》。这场舞剧太精彩啦,像一阵旋风,把我卷进了一个充满侠义与梦想的世界。 一开场,舞台上的场景就像电影里的老香港,街道、店铺都很逼真。灯光一亮,演员们登场,他们的动作又快又有力,一招一式,看得我眼睛都不敢眨。我最喜欢的是叶问和其他门派掌门比武的片段,叶问的咏春拳,一会儿像流水一样流畅,一会儿又像闪电一样迅猛。其他掌门的螳螂拳、八卦掌、八极拳和太极拳也各有特色,螳螂拳的动作像螳螂捕猎,又快又狠;八卦掌的脚步轻盈,转来转去;八极拳刚猛有力,每一下都像是能把空气打碎;太极拳则慢悠悠的,却感觉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他们的对决,就像一场激烈的战争,看得我热血沸腾,忍不住和观众们一起鼓掌叫好。 除了精彩的武术动作,这部舞剧还有很感人的地方。叶问的妻子生病了,叶问不得不离开她去打拼,他们离别的场景,让我心里酸酸的。还有猪肉荣为了保护叶问,勇敢地挡下了坏人的枪,叶问抱着他痛哭的画面,让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从这些情节里,我看到了叶问的无奈和悲伤,也看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 舞剧里还有一条关于电影剧组的故事线,虽然一开始我有点不太明白,但是看到后面,我发现这条线和叶问的故事紧紧联系在一起。剧组的人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一直努力坚持,这种精神和叶问练武、开武馆的坚持是一样的。这让我明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梦想,还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看完《咏春》,我对中国武术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喜欢传统文化了。我不仅看到了精彩的舞蹈和武术,还学到了很多道理,比如要勇敢、善良,要珍惜身边的人,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我以后也要像叶问一样,做一个有正义感、有担当的人,为了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