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深圳有这样一条步道,它一头连着中心区的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城市的郊野公园群,沿途还串联着活力商圈、幸福社区——对于深圳人来说,这是不是过于离奇?就好像小说《纳尼亚传奇》里的情节:小主人公们推开一扇衣柜大门,便走进一个神秘奇幻的世界。而在现实版本中,深圳中心区的居民走出家门,将走入一个由深圳中部五大公园连缀而成的偌大公园群。
日前,近500名徒步爱好者相聚梅林山下,共同参与2024深圳“五园连通”欢乐徒步活动。大家以梅林文体中心为起点、莲花山公园风筝广场为终点,穿越深圳中部五大公园,即梅林山公园、银湖山公园、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莲花山公园,打卡总长17公里的徒步线路,一路尽赏山林野趣、都市风光。记者跟随“大部队”,全程体验了这次徒步活动。
▲从梅林山公园远眺市中心。
让郊野徒步更“丝滑”
作为深圳中部的五大公园(梅林山公园、银湖山公园、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莲花山公园)本不相连属,为何要连通,又如何连通?作为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九级职员,张茜全程参与了沿途生态廊道、手作步道等建设。据她介绍,深圳印发《深圳市山海连城三年实施方案(2023-2025年)》,要连通“一脊一带二十廊”城市生态骨架(其中,“一脊”是指横贯东西的城市生态游憩绿脊;“一带”是指滨水活力蓝带;“二十廊”是指20余条山水生态廊道),最终形成通山达海的游憩网络。福田区在全市首个实现了中部公园群的贯通。
顾名思义,“五园连通”就是把中部的五大公园连在一起。怎么连在一起?福田区通过远足径、郊野径和公园园道无缝连接莲花山公园、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梅林山公园和银湖山公园,采用“廊桥生态缝补+地面慢行贯通”方式,通过鲲鹏径一号桥、北环珍珠岭天桥、莲花山和笔架山幸福廊桥缝合山林生态断点,使五园互联互通、连片成网。
“我们希望以自然生态串联活力商圈和幸福社区,实现连生态、连生活、连生产、连生趣,让人们‘走得进山、亲得近水、赏得了城’。让公园连通周边主要社区及产业片区,将自然送到家门口,让更多市民体验到开门就是绿意花海,步行即可‘上山下海进园’。”张茜说。
深圳依山面海,是众多徒步爱好者的乐园。“五园连通”前,徒步爱好者或喜欢亲近自然的市民往往走一段山路,还要绕行很长一段市政路,然后上天桥、下天桥,最后才能找到上山的路。“一会儿是自然秘境,一会儿是车水马龙,郊野徒步时断时续,体验感不佳。像香港著名的徒步线路——麦理浩径就是全线贯通的”,正如张茜所说,“五园连通”让郊野徒步更为“丝滑”。
▲福田河
山林野趣始于“足下”
为了尽可能把对自然的干扰降低到最低限度,在沿途步道的建设上,福田区遵循“3零”理念,即水泥步道零增长、生命物种零冲击、生态环境零损失。“如果你还觉得抽象,前面不远处就是我们修建的手作步道,你可以体验一下。”顺着张茜指示的方向,记者慢慢走上一条由形状不规则的石板铺就的步道。踩上去有点崎岖不平,却也平添了几分攀山涉水的野趣。据了解,不同于传统的水泥阶梯路,手作步道遵循自然工法,以锄头等轻便工具修成,对山上的乱石、倒木和绳索等就地取材。在项目施工的日子里,张茜和工人们每天一起进山、出山,就这样“一镐一镐”“一个山头一个山头”修出了一条25.2公里长的步道。
“在安全性上,我们已经尽可能地保障了。比如信号保障,如果在沿途遇到急事要打个电话也很方便,我们请三大运营商加了信号点位。这里在晚上是关闭的,在每个出入口都会有个开放时间提醒。”张茜介绍,沿线还有各种救援标识,如果市民在山上不好定位自己的位置,沿线设置了标距柱和方向指示牌。“遇到意外情况,只要打电话给救援队,告诉他们你在几号标距柱附近就可以了(每隔500米就有一个),这样救援队搜寻就更方便了。”
陈一唯和李燚辉是此次徒步活动招募的体验官。作为健身博主,这次徒步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很新奇的体验。“以前主要是爬一座山,过程会相对乏味一点,这次五园连通虽然路程比较长,但能一次见到不同的风景,不仅有原始的郊野,途经的一些城市‘边角’也十分赏心悦目。”据了解,连通工程具体到街道、小区,发现了过去城市建设中各类不够人性化的设计及绿化死角,改善了涵洞等“暗处”的面貌。
▲鲲鹏径一号桥
两山之间“长”出一座桥
“我一直都有徒步的习惯,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五个公园连通的这类城市公园徒步活动,很新鲜,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连接梅林山和银湖山的鲲鹏径一号桥,感觉不仅为我们人类打通了一个更丰富的开放空间,也为这里的生物打通了一条‘生命通道’。”此次参赛的樊先生告诉记者。
作为深圳市“山海连城”计划所提出的“一脊一带二十廊”中“一脊”所在的梅林山-银湖山生态廊道,是贯通深圳市中部生态斑块的主要生态廊道。梅林山和银湖山是深圳市中心最大的山林绿地组团,早年因为建设梅观路导致两座山体生态景观区域分割断裂。鲲鹏径一号桥的贯通将两山缝合修复,衔接了中部五大公园体系,为深圳串联构建“一脊一带二十廊”魅力生态骨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俯瞰鲲鹏径一号桥,这座身披丰富植物的桥仿佛从两座山自然长出。桥上供人走动的步道仅占桥面的十分之一,其余的地方都修成山林模样,尽量接近自然山体形态,步道与野生动物廊道之间用植物分割。置身其中,常让人忘记自己身处桥上。
据了解,鲲鹏径一号桥集郊野步道、生态廊道于一体,是 “山海连城”计划主干游憩步道实施落地的首座标志性工程。桥上除搭配了丰富的本土植物,还巧妙地设置了适度的落差,让桥面的雨水自然回归两侧山林。独立的野生动物廊道,为这里的动物搭建安全、舒适的通行空间。在繁华都市的夜晚,也许它们会穿梭廊桥,或觅食或求偶,又或像我们一样进行Citywalk。
▲笔架山—莲花山连廊
在郊野与都市之间自由切换
如何打造一条备受欢迎的Citywalk路线?一方面要满足漫步生态的需求,另一方面更需要拥抱多元业态和场景,高楼、社区、地铁、高架桥等,这些都是大城市的显著特征,将生态与城市相结合,能让城市漫步触达更多人群。
“我就住在莲花山附近,以前想从莲花山去笔架山的话,可费劲了。但现在,通过空中廊桥,两个地方无缝连接了,家里人散步运动的同时,有时候还能顺便去深业上城逛街、吃个饭。”市民邓女士说道。
莲花山和笔架山两大绿地生态原本被车流割裂,如今重新发生关联,通过空中廊桥不仅无缝连通了两个公园,还畅通了两山之间的生态连接。此外,这条空中廊桥也把美食、市集、商圈带到城市徒步当中,既能徒步拥抱自然,也能闲逛发现美食,帮助更多人在城市徒步中获得更丰富的感官、心灵体验,与城市的生态、城市的美食、城市的发展等建立交互式的连接。
智慧步道支持全年欢乐徒步
“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户外徒步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锻炼身体和毅力,孩子们也可以无拘无束地探索大自然。这不是比赛,我们慢慢走,也是意志力的一种展现。”来自福田的张先生此次一家三口都报名参加了五园连通欢乐徒步活动,记者见到张先生和其儿子时,他们正在补给点休息,太太作为户外运动爱好者,已经冲在人群的最前方。“五大公园山连在一起,整个就是一个负离子氧吧,这是给市民真真正正的福利。”徒步虽然很累,但他们脸上仍挂满笑容。交流间隙,记者得知张先生还是此次活动中医疗救护守护者中的一员。他既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活动的守护者。“我是医务人员的志愿者,这次跟着大家一起徒步、一起爬山,同时也要保障大家安全。”张先生也希望未来能多点举办这种有意义的活动,给大家带来健康、带来幸福。
据了解,除1月6日当天的徒步活动,福田区还在梅林山公园、银湖山公园、笔架山公园、中心公园、莲花山公园五个公园同步开展了全年永不落幕的欢乐徒步活动,赛事专用号码簿在梅林文体中心智慧跑道自助终端号码柜全天24小时自助领取。五园共6台自助打卡终端,分别设在梅林山水库入口、梅林山生态连廊西、银湖山生态连廊东、银湖山郊野公园南门入口、中心公园E区北门、莲花山公园。只要在徒步中通过两个及以上打卡点打卡,即可在系统中获得本次活动的完赛证书、成绩及排名。
市民全年365天可自助举办或参与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限人数的欢乐徒步活动,无需聚集,无需预约,没有起终点限制。交通银行·2024深圳五园连通欢乐徒步活动当天截止时间为16:30,五园连通智慧跑道后台已有超300名跑友报名参与且均已完赛。
应该说,“五园连通”连通的不只是五个公园,也连通了自然与都市两个空间、“快”与“慢”两种生活态度。在深圳,这两个空间、两种态度不应该是割裂的,而应该融为一个整体。从这个角度说,与“特种兵旅游”式的打卡化、效率化的休闲方式不同,“五园连通”所指向的生活方式强调个性化、深度化和慢节奏。这一快一慢,对城市来说意义完全不同,前者需要紧跟“风口”,变着花样追潮流;而后者则需要久久为功、长期运维,以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整合并激活周边零散的生活空间及商业场景,最终实现深度拉动消费、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目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山海连城”“五园连通”将让世界看到,深圳不仅有快节奏的“卷”,更有慢下来的怡然自得。
编辑 周晓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