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海
导 读
深圳的客家人大多数来自粤东兴梅地区,即梅州市的梅县、兴宁、五华等县。他们迁居新安县后,大多聚居山区、海岛,如龙华、龙岗、石岩、观澜、大屿山、内伶仃岛等处,有些则徙居到海滨,如沙头角、大梅沙、小梅沙、土洋、叠福等地。当年新安县形成的客家村落,70%是杂姓村,多为同乡好友结伴而来,以嘉应州(今梅州)所属各县为多。现居深圳市坪山区的各客家族谱上,清晰地记录着先祖们的迁徙轨迹,曾、何、李、彭、刘、罗、江、陈、黄等大姓,皆出发于嘉应州(今梅州)。
300多年来,包括梅州人在内的从山区来到滨海的客家人,继承前辈“客家人开埠”的优良传统,将原乡客家文化与海洋文化相结合,筚路蓝缕,艰苦奋斗,辛勤垦殖,开枝散叶,创造出新的具有滨海特征的客家文化,从中演绎出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
今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强劲东风吹拂大地,建设大湾区“人文湾区”任重道远。而“人文湾区”的建设需要历史的积淀与现实的创造,客家文化一脉相承的深圳与梅州,在新的历史时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实施“一带一路”“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过程中,深圳与梅州两地客家文化加强合作交流、接续文化根脉,必将能增强文化自信,为建设大湾区“人文湾区”作出独特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立首个深圳经济特区,引来新一轮的移民大潮。最早进入深圳特区的,大量是来自梅州、河源、惠州的客家人,其数量之巨,当在百万以上。其规模与人数,远远超过300年前因复界招垦而“盛向滨海迁徙”的客家人。因为这些地方与深圳近邻,同是客家属地,具有文化认同感和客家人称之为“自家人”的亲和力,通用的语言和生活习俗,使得这一庞大的族群成为改革开放初期特区建设的主力军。如果说,当年大批梅州人“一条裤带走南洋”,使梅州人在海外的华侨人数众多乃至“断屋不断村”,从而成为著名的“华侨之乡”,那么,改革开放也让大批梅州人“一条裤带闯深圳”,令梅州人在深圳的建设者也是“断屋不断村”,使深圳也堪称当今的“梅客之乡”。大批闯深圳的梅州人,将深圳视为干事创业的大平台,包括梅州人在内的深圳新、老客家人与来自全国的移民(新客家人)一道,在这片神奇土地上融汇、创新与发展,有几方面比较突出的表现:
其一是传续客家文脉,奉献特区建设。
特区创办之初,因历史的原因,深圳曾一度被称为“文化沙漠”,但大量来自客家地区的业务骨干,迅速补充到各个文教部门和党政机关,加快了深圳的人才建设,这批业务骨干传续客家文脉,发挥专业优势,在文化与教育方面有良好的表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深圳在文化、新闻、广电、文联等各部门的领导层,有许多来自“文化之乡”梅州的人才,如报业集团社长、总编罗妙、陈寅、许兆焕、黄启键等,广播电视台长陈志荣、副台长谢杰华等,市文化局、市文联领导李南生、杨宏海等,市委宣传部的钟海帆、陈新亮、徐兴家等,市博物馆两任馆长黄崇岳、杨耀林等等。尤为突出的是在教育部门,曾任职深圳市教育局的领导有杨金标、林汀如、曾桂芳等人,在深圳各个地区则有大批量的优秀教师与校长,即便是企业家也以兴办学校为荣。比如“深圳30年30人”中的优秀企业家缪寿良,来自梅州市五华县,亦以创办富源学校闻名。“深圳40年40人”中,来自梅州梅县的原市外国语学校校长龚国祥,成为深圳教育界的代表人物。而遍布于深圳各地的知名校长如张希怀、高妙添、孙伟琼、孔文东、刘号召等则不计其数。更多是来自梅州地区的普通教育工作者,在校园里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在海天出版社举行探讨深圳教育及出版图书的座谈会上,一位长期从事教育事业的校长深有体会地说:“深圳的教育事业,在人才、理念和模式方面,都深受客家文化的影响。”
在文学创作方面,深圳兴起的“打工文学”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影响。率先创作与首倡研究者,如张伟明、郭海鸿、安子、薛广明、叶崇华和杨宏海,都是梅州籍作家。著名学者谭元亨教授认为,“打工文学”就是当代的客家文学,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重要的文学资源。
其二是活用文化资源、开发文创产业。
深圳不少客家村落,遗留下许多自然与人文资源,当地客家人与新移民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挖掘和活用传统历史资源,开发文创产业和旅游业,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
梅县人开发的客家甘坑村现打造成客家小镇
深圳龙岗的甘坑小镇,是清代康熙年间由梅州人谢文明、卓美发前来开基立村的客家村庄。改革开放后由梅州籍江姓商人将其进行文化挖掘与产业打造。2010年,在龙岗区政府支持下,甘坑引入了北京大学专家团队,将甘坑以客家文化主题进行综合整治、更新改造成客家文化风情小镇。2016年,又与华侨城文化集团合作,将甘坑打造成拥有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等6张国家级名片的客家特色小镇,并且依据甘坑古时盛产“凉帽”的客家特色,打造“小凉帽”非遗IP系列影视艺术作品,收视率排名全国第一。
大芬是深圳龙岗中部布吉的一个客家村庄。清朝初年,梅州刘氏族人、洪氏族人与龙川邬氏族人迁居至大芬,三大客家异姓族群在此开基创业,落地生根。改革开放后,布吉镇大量吸引港资发展“三来一补”产业。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来到大芬,在当地政府与村民支持下,开发出一种“流水线作业”的商品画生产方式,让大芬成为世界油画加工厂与产销集散地。此后,大芬相继获评全国首批和深圳市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油画第一村”。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当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评选结果,共有35个项目入选,深圳大芬美术馆推出“客家印象——大芬美术馆典藏客家题材美术精品展”榜上有名。扎根在大芬油画村的梅州籍画家黄广才,沟通梅州书画界成立“韩江书画院”,积极推动深、梅两地的书画艺术交流,在其家乡大埔县举办过多次艺术交流活动,受到广东省文联的好评。
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的观澜版画村,原是具有近300年历史的客家古村落。清代“迁海复界”后,梅州五华陈氏家族与梅州平远凌氏家族迁徙于此成为开基祖。几百年后,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由一个客家村落大水田和一位现代著名版画家、客家文化名人陈烟桥相结合,便打造出这一具有开放特色的版画原创产业基地。自2006年启动建设起,观澜版画基地以其优美的环境、高雅的艺术氛围,吸引到数以百计的国内外版画名家的青睐,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汇集成一个国内外艺术家的创作殿堂。
位于深圳龙岗的鹤湖新居,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客家民居之一,也是深圳市唯一以客家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国有博物馆。为弘扬与传承深圳传统客家民俗文化,鹤湖新居博物馆经常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展览和节庆活动。而龙岗区委、区政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鹤湖新居为平台,开展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同时创办“鹤湖智库”,延揽国内各文化领域的专家加盟,为打造深圳东部文化中心建言献策,实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其三是创新艺术形式、彰显文化之美。
2006年4月,深圳市台湾事务办公室、深圳市文联与龙岗区委、区政府合作,举办了一次名为“两岸一家亲、共叙客家情”的深台交流联谊活动,这是中央台办批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大陆与台湾的客家文化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受到中央台办的表扬,由此也促成了“深圳客家文化节”的创办。
此后,在上级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视支持下,成立了深圳首批文艺名家工作室之一的“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以及成立了“深圳市客家文化交流协会”。在传承客家文化的过程中,杨宏海会同饶荣发、何穗生、郑钢坚、陈的明、余辉辉、曾宪元、巫妃梅、赖达兴、吴志强等梅州籍民间文艺家,邀请梅州山歌大师汤明哲、余耀南以及从梅州移民深圳的老艺人李惠媛、黄伟群等共同推动弘扬客家文化,提出“抢救原生态,精品留后代;创新原生态,吸引新一代”的理念,针对全市相关大、中、小学组织了“客家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比如在深圳大学举行“山歌创新面对面”的学术讲座,邀请著名客家女指挥家郑小瑛前来主讲《“土楼回响”与山歌创新》、杨宏海主讲《客家山歌的文化内涵与唱腔表现》等专题,激发高校学生学习、欣赏传统山歌艺术的热情。深圳杨宏海客家工作室首席音乐专家饶荣发,创作出《山歌唱出好兆头》《梅州,我可爱的家乡》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新客家歌曲,唱遍海内外,成为梅州人家喻户晓的歌曲。在此基础上,深圳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与深圳大学艺术学院合作,共同创编了一台大型客家歌舞剧《月照围楼》,在保利剧院连演三场,取得圆满成功。
《月照围楼》剧照
《月照围楼》从客家地区家喻户晓的童谣《月光光》以及有深厚历史内涵的客家围屋去提取创意,以“创新原生态”的艺术形式,通过深圳客家人阿楼与月儿两位从少年到老年的人生经历,编排《月下劝学》《竹林相约》《喜庆丰收》《拜月迎亲》《正月上灯》《送郎过番》《海峡望月》《中元祭祖》《月迎旭日》九幕戏,演绎两人从私塾相识、竹林相约,到喜结连理、添丁上灯,再到送郎过番、最终回乡祭祖、共建新城的人生历程,串起客家文化的颗颗珍珠,展现深圳客家人爱国爱乡、坚韧不拔、崇根敬祖的民俗风情,荣获2010年深圳“创意12月”最佳创新奖。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场,深圳在客家音乐文化的改革创新方面一直走在前列,2008年,深圳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杨宏海教授与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王宁、深圳交响乐团团长陈川松等,参与了《交响山歌、客家新韵》的策划,并由杨宏海带领王宁、陈川松以及客家音乐名家郑钢坚、饶荣发等一行七人到梅州采风调研,创作了由王宁作曲、杨宏海撰词、深圳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山歌、客家新韵》,特邀梅州著名山歌艺术家王映楼、潘倩、郑钢坚、张梅珍等参演,在深圳音乐厅上演获得好评。
在山歌尝试与交响乐联姻的同时,深圳也进行客家山歌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在第五届深圳客家文化节期间,深圳市杨宏海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与广州市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客家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研讨会”,同时推出《客家流行风》歌舞晚会在深圳保利剧院隆重演出,来自马来西亚和台湾、福建、广州、梅州、深圳的著名歌手登台献艺,异彩纷呈。中国流行音乐协会常务副主席陈小奇指出:“深圳《客家流行风》晚会,是广东省音乐界的一场变革,也是客家流行文化的开端。”
此外,颇具特色的汉剧、汉乐也在改革大潮中传入深圳,在原梅州市山歌剧团乐队队长黄伟群的带领下,一批来自梅州的文艺界人士把广东汉剧、汉乐带入深圳,于2003年成立深圳广东汉乐联谊会,随后组建深圳客家乐团,积极排演汉剧折子戏、汉乐、客家山歌等节目,先后到广州、北京、香港、台湾参加文化交流,屡获金奖。还牵头组建闽粤赣汉乐联盟,针对青少年开展多渠道的汉剧汉乐传承、普及工作,邀请广东汉剧院汉剧名家张广武等来深圳授艺指导,做到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被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授予“广东汉乐培训基地”牌匾;被广东汉剧传承研究院授予“广东汉剧(汉乐)活动驿站”牌匾。
广东有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各有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三个民系之间的民间艺术极少有交流。2011年,深圳客家文化与艺术工作室与嘉应学院音乐学院合作,吸纳广府、客家、潮汕三个民系的经典艺术,邀请梅州、广州、潮汕、赣州、深圳的200多名艺术家和演员同聚保利剧院,首次以《岭南三韵》之名将三个民系的艺术精华融汇呈现,这是一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艺术比赛,别具特色,令广大观众耳目一新。潮汕卫视的编导苏奕慧看后激动地说:“我要把这场精彩晚会的视频拿到泰国潮汕乡亲那里转播,让大家感受客家人海纳百川的胸怀。”
深圳海纳百川,此为《岭南三韵》中展示的客家作品。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客家文化交流与呈现的窗口。多年来,深圳客家文化节等活动,经常邀请梅州籍的代表参加,如演艺界的汤明哲、王映楼、杨苑玲、潘倩、李莉、潘锡岳等人便是深圳客家演艺舞台的常客,通过交流互鉴,提升了深圳客家演艺的水平。而在深工作的梅州籍文化界人士,也热心为家乡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如客籍学者杨耀林、黄崇岳、杨宏海积极推动梅州“围龙屋”申报“世遗”并应邀为梅州做申报方案,最早建议将梅州打造成国家级首批“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受到市领导的关注与吸纳。同时,深圳也不失时机地开展海内外的客家文艺交流活动,如2006年,邀请马来西亚艺术学校院长、著名画家钟正山等梅州籍专家来深参加“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研讨会。同年6月,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举办著名梅州籍画家钟正山《五十载笔墨情》回顾展,吸引大批美术爱好者。此外,先后两次在深圳博物馆、大浪客家文化中心举办名为《大美客家》跨界艺术联展,邀请梅州籍艺术家熊启龙、曹知博、刘沅声、郭劭、何柏俊等前来深圳合作办展。与此同时,深圳客家工作室与深圳大学文化产业院合作,多次举办“客家文化高峰论坛”,邀请温儒敏、丘峰、房学嘉、肖文评、宋德剑、周云水、刘奕宏等客家研究专家及梅州社科界人士与会,探讨“滨海客家”等客家研究前沿课题,为“客家学”提供新的学术增长点。
位于深圳市龙华区的阳台山,风景秀美,素有“山歌之乡”称誉。2018年,深圳市客家工作室领衔人杨宏海等人发起策划组织“阳台山全国山歌邀请赛”,凭借阳台山地标性的实景搭起歌台,广邀四方歌手前来献艺。此举得到梅州籍的龙华区委宣传部部长黄启键、大浪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张雄汉的大力支持。消息一公布,立即引起全国山歌界的关注,踊跃报名的歌手多达150名。祖籍梅州的客家著名山歌艺术家、电影《刘三姐》扮演者黄婉秋与丈夫何有才带着女儿、外孙女“三代刘三姐”前来助兴表演。梅州籍知名山歌艺术家杨苑玲、何穗生、赖达兴、朱国辉、巫妃梅等倾情参与。另外,晚会让不同风格的歌手现场发挥、各显其能,令戏内戏外融为一体,真正让阳台山山歌赛成为荟萃各地山歌的“群英会”。这种在继承传统前提下的创新表演,得到“歌仙刘三姐”黄婉秋与江西客家演唱家黄玉英、瑞金山歌协会会长杨小平的高度认同和赞扬。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试验场和示范区,深圳一直得到包括客家人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深圳客家文化在深梅两地文化界领导的重视和广大文化艺术界同行的共同努力下,对客家文化进行不断的弘扬、传承、探索和创新,通过文化交流,取得了相互支持、合作共赢的效果。2012年,应梅州市委、市政府之邀,我应聘梅州市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总策划,与梅州市文艺界同行共同努力,举办了一次成功的文化节庆活动。《深圳特区报》以《深圳客家文化之花绽放梅州》做了报道,由此反映了深梅两地携手共进、为丰富和发展客家文化进行的可贵实践。
转眼之间,我从客都梅州到特区深圳已近40年。由于一直从事文化调研工作,使我有机会经常深入民间,了解这片土地上先民们创造的丰厚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惊喜地发现,几百年前从山区来到海滨的客家人中,有许多我的同乡前辈,他们为早期开发深圳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于是,恍若隔世的历史犹如有了现实的场景,我仿佛可与昔日的客家先民有了对视和对话的机会。每当站在鹤湖新居、大万世居和凌氏宗祠这些旧日遗址面前,一种敬畏之心与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在形成“滨海客家”300多年的进程中,大批梅州人以“客家人开埠”的开拓精神,扎根深圳,建功立业,留下了梅州客家的深深足迹、建立了足以傲人的辉煌业绩,涌现了“围屋双雄”(全国最大客家民居之一的鹤湖新居与大万世居)、“书香世家”(以读书为荣、人才辈出的凌氏家族)、“商界精英”(纵横商海、致富有道的坑梓黄氏)、“海角鱼灯”(创造国家级“非遗”的沙头角鱼灯舞)、“山歌传承”(独具特色的石岩、观澜、盐田山歌)、“汉乐奇葩”(将汉乐普及到大湾区的汉乐协会)、“打工文学”(梅州籍作家首创的文学流派)、“特色小镇”(闻名全国的大芬村、观澜小镇、甘坑小镇)等,从中可看到深圳与梅州文脉相通,历史源远流长。
(原标题《深圳客家的梅州渊源(下)——深圳、梅州客家在新时期的融汇、创新与发展》)
编辑 关越 审读 韩绍俊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刘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