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文化旅游厅2日消息,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验收,成为广东省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于2010年5月获批设立,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粤闽赣三省交界处,覆盖梅州市全境8个县(市、区),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其中,划定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和大埔县为重点区域,其他为一般区域,总体规划于2017年5月获批实施。
多年来,梅州各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标准和要求,紧紧围绕“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建设目标,通过建立和完善管理机构,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构建文化生态保护传承体系,不断夯实建设基础,营造浓厚氛围,增强文化自信自强,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推动客家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是创新机制体制,形成市管委会、大埔县示范区管委会、其他县(市、区)管理中心的“总分馆”模式,出台《梅州市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梅州市红色资源保护条例》等法规制度,培育实验区建设的“梅州模式”。
二是激发文化活力,聚焦客家非遗题材,把实施文艺精品工程作为加快“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内容,创演《白鹭村》《春闹》《林风眠》等一批具有岭南气派、客家风格、梅州特色的精品力作,打造实验区建设的“梅州现象”。
三是广聚社会力量,鼓励侨胞和社会贤达积极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争取68亿元的社会资金参与客家民居修缮、非遗街区建设、文物和传统村落保护等,探索实验区建设的“梅州路径”。同时,加大宣传传播,使实验区建设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人人自觉保护的浓厚氛围。
公布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后,标志着保护区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将进一步释放梅州客家文化“新”的活力,进一步助力老区苏区振兴发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文化强省建设和梅州高质量发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进一步发挥。
(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管委会供图)
(原标题《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验收,成为我省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编辑 王子烨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张克 三审 詹婉容
读特热榜
1温度记丨“桦加沙”叠加冷空气或堪比“山竹”!深圳明日夜间起将迎风雨最强时段
2最新消息!大小梅沙、中英街等临时关闭,列车停运,轮船停航|滚动更新
3“风王”已升至17级,广东多地下周或停工停课!台风“桦加沙”逼近,请收好这份超全防范指南
4始祖鸟陷口碑下滑境地,消费者称千元鞋子不到一个月就坏
5台风“桦加沙”风险对标“山竹”,深圳全市台风预警生效
6打造航天科普新地标!深圳太空馆将于月底开放
7从“一包难求”到早餐上新!深圳报业食堂便民服务再升级
8黑心棉,能上A类标?你买的“四件套”,有坑!
962米/秒,17级以上!台风“桦加沙”已经“强到爆表”
10至少备3天应急物资!超强台风“桦加沙”体型超整个广东省
IN视频
鹏友圈
台风预报员一定要专业吗?不,来鹏友圈放开“整活”,用夸张表情“追”台风走位、幽默语言输出硬核防台风知识,用有创意的方式解锁“台风预报员”新身份,让台风防灾知识悄悄“出圈”! 【本期话题】#台风预报员挑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防台风准备不用手忙脚乱,总有人琢磨出省时又管用的省心办法——或许你有快速封窗的懒人技巧,又或许你总结了台风天必囤清单……这些防台风的实用经验,都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本期话题】#防台风准备大作战# 【活动礼品】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参与形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发布视频动态(视频为mov或mp4格式),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5位用户送上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图片动态】
炒面线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