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28次讲到“人民”,彰显了矢志不渝的人民至上理念和深厚的人民情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生活安稳,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摆在最高位置,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这场抗疫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亲自作出史无前例的武汉“封城”战略决策,为我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打下了决定性基础;超高密度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等重大议题作出全面部署;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专门赶赴疫情形势严峻的武汉考察指导,为我国疫情防控斗争决胜之地湖北和武汉注入强大战疫动力。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中国战疫的最强武器,也是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最重要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当前,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国内防范疫情反弹任务仍然艰巨繁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是一场仍在进行的大考。考出好成绩,需要始终坚持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理念。
抓好疫情防控,是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则是对人民的生活、就业和发展负责。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合理调配投入两个方面的资源,找到抓好两方面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动态解决任何一个方面碰到的问题以及两个方面统筹中产生的难题,需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最高位置,避免工作方法简单化或者落后于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抗疫人民战争中,举国上下付出了巨大努力和代价,终于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战略成果。在常态化防疫的新阶段,如何在坚持科学有效防疫的前提下尽快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继续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发展智慧。
毋庸讳言,在夺取双胜利的路上,各地面临着不小的困难和异乎寻常的挑战。但只要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办,“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就一定能够凝聚伟力、克难而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编辑 黄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