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深圳人竟玩出了这么多花样!

记者 孟迷 文/图
2016-08-20 19:58
摘要

8月18日,“字在”活字创新实验工厂在深圳南山文体中心大剧院二楼揭幕。

8月18日,“字在”活字创新实验工厂在深圳南山文体中心大剧院二楼揭幕。

这里既是活字博物馆,又是集手工、桌游、创意设计多种形态于一体的智慧乐享空间,市民们可以免费参观,触摸世界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感受汉字文化之美,还可把玩汉字,亲手制作活字名片、贺卡或书籍。

活字展示 (1)

活字展示 (2)

活字展示 

作为国内首个活字创意品牌,“字在”生于深圳,发端于文博会,从2014年首次参展仅仅是个“概念”,目前已从深圳走向全国,开设了15家门店,打造了“汉字产品及互动体验体系”。

本次揭幕的活字创新实验工厂是“字在”筹备已久之举,将迎接来自全球喜爱汉字、研读汉字、创意汉字的人们。启动仪式颇具象征意义,6名揭幕嘉宾通过健体骑行的方式释放能量,驱动光源点亮了“汉字在行动”五个大字,阐释活字创新实验工厂的核心思想。

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

在活动现场,可以看到观众一边欣赏“字在典藏微展”,一边与活字印刷进行各种互动,通过汉字墙、繁简对比、活字蜡烛、汉字卡片等游戏,看见汉字、触摸汉字、体味汉字所传递的中华古老智慧,亲身参与这一场“母语美学行动”。

互动现场

互动现场

据“字在”创始人刘美松介绍,“字在”活字创新实验工厂承载了两大使命。一是以“汉字在行动”为核心搭建一座沟通古今文化的桥梁,打造中国少年汉字教育培育体系平台;二是通过“字在”诞生更多优秀的汉字文创产品,打造设计师创新创作基地平台。

设计如何才能创新?刘美松说,“活字”必须要“活化”。

为了“活化”活字,“字在”联合诸多设计师与团队,开发出婚庆系列、方言系列、文具系列、文房系列、禅茶系列、台湾专柜、学院专柜等文创衍生产品——

一双看似普通筷子,顶端实则为订制的两个活字,意为“筷活”;一个并不起眼的戒指,上面按顺序刻着汉字笔画,只要沾上印油,转动戒指,便可在纸上“写”出一个汉字;一个平平无奇的手机壳,细看竟全是广东俚语,被放大的偏旁凸显设计感,实现了地方特色的文化表达……

“设计有两个面向,真正的设计会被大众所知道、相互流通,否则就是‘尸体’;不管是从文字的活化运用,还是将老祖宗遗产通过开发以年轻的形象和现代人作互动,新的时代要有新的定位。”刘美松说,“也许设计将活字变成了完全不同的东西,不再具有以往的作用,但能够在新时代找到自身新的角色,让活字活下去,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

字在创始人刘美松

字在创始人刘美松

刘美松自2009年开始对我国的活字进行系统性收藏和整理,目前已成为全国收藏活字最多、种类最全,且投入最多资金精力进行活字印刷保护的人。

据悉,除本次揭幕的“字在”活字创新实验工厂外,“字在”还将在湖北赤壁建立活字博物馆,展示七年来收藏的上千万个字模、上百台机器。

编辑 高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