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之际,看见更多从容的背影

读特评论员 孔盼成
16:23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转身之际,何以从容?因为坚守早已超越胜负,因为热爱得以回响不息。

体坛流传着一句经典语录——“一个运动员的生涯能有几个四年?”转身之际,这届全运会中给出答案的老将们,让我们看见更多从容的背影。

当刘虹奋力走过终点线;

当苏炳添即将交出自己的最后一棒;

当巩立姣打了三针封闭才站上赛场;

当石智勇第三次试举失败后俯身亲吻杠铃;

当汪顺拿到“双四连冠”长久倚坐在水线上;

……

动容时刻,恍惚之间。我们意识到,为热爱倾注心血多年的他们,终于走到了职业运动员生涯的临别一刻。老将谢幕,新人破局。四年一届的全运会集聚着全国最顶尖的运动员同台竞技,也接连谱写出薪火相传的佳话。

图源:澎湃新闻

难说再见

13岁的“小孩姐”于子迪横空出世,首次亮相全运会就勇夺三金;18岁的张展硕连续击败一众名将独揽五金,成为本届游泳项目“金牌王”。而同池对决的另一边,31岁的汪顺依然在最后一天的最后一项中,将自己的体能拼到极限。作为全运会“五朝元老”,他斩获了个人的第19枚全运会金牌,在男子200米、400米个人混合泳项目上双双实现了四连冠的伟业。

“是否还会再次出现在全运会赛场?”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笑着回答“其实还挺想再游一届的,人生也不一定要在全运会赛场上。”对于他而言,“赛场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纪念”。前不久,汪顺有了新的身份,当选世界泳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他会以另外一种方式为中国游泳继续作出贡献。

图源:新华社

接棒传承

“赛场上只剩我一个90后!”第四次参加全运会,韦永丽发出的这句轻叹,道尽了竞技体育中坚守的不易、传承的珍贵。摘得银牌后,她跪地掩面而泣,尽情释放自己的情绪。接替她的,是年仅16岁便破纪录夺冠的新星陈妤颉。二人赛后相拥的一幕,可谓是中国女子短跑两个时代交接的最动人注脚。

为了“最后一棒”跑第一棒,36岁的“亚洲飞人”苏炳添,决定打头阵站好自己的最后一班岗。不久前,比苏炳添小11岁的李泽洋刚刚将男子100米金牌收入囊中。谈及前辈,李泽洋表示“请几位老大哥放心,未来中国短跑的大旗由我们来扛。”

至此,00后已经正式接棒“百米飞人”。

图源:新华社

依然“傲姣”

要想完美谢幕,并不轻松,直至生涯最后一刻,依然“傲姣”。同样36岁的巩立姣也在本届全运会投出了自己的最后一球,19米68的成绩让她成就了史无前例的全运会女子铅球五连冠。而为了这一刻,这位已经手握奥运冠军、世锦赛冠军的“五朝元老”,用“三针封闭”诠释何为老将的坚守之道。

陪巩立姣一同站上领奖台的是她的两个同省师妹——张林茹和马越。于她而言,收官之战的惊喜,也在于传承得以延续。

图源:澎湃新闻

对运动员而言,体育的真谛不单单是追求极致的竞技成就,在所在项目上几十年如一日地投入最纯粹的热爱,更是为了像发光发热的火炬一般,照亮每一个后来者的前路。

转身之际,何以从容?因为坚守早已超越胜负,因为热爱得以回响不息。

编辑 刘悦凌 审读 伊诺 二审 关越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评论员 孔盼成)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