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早间,小米集团(01810)股价跌破40港元,较今年6月最高点的61.45港元已跌超30%,市值也大幅缩水。
与股价表现不同的是,前一晚11月18日,小米集团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业绩亮眼。2025年第三季度小米实现营收约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2.3%,连续4个季度突破千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0.9%。
具体来看,第三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超199%。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83亿元,其他相关收入7亿元。小米汽车及AI(人工智能)等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收益转正,实现单季经营收益7亿元。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1至9月,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超过26万辆。其中,第三季度累计交付约10.88万辆新车,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透露,“小米汽车预计将于本周完成全年35万辆的交付目标。”
手机业务方面,财报披露,智能手机三季度贡献收入460亿元,全球出货量达到4330万台,同比增长0.5%,实现连续九个季度同比增长。
18日晚间,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发文称,研发投入91亿元,同比增长52.1%,预计全年投入超300亿元。研发总人数24871人。

对于小米2025年Q3财报亮眼却股价大跌,市场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核心手机业务表现疲软,基本盘增长乏力的状况动摇了投资者信心。二是汽车业务虽盈利但隐患不少,市场对该板块长期盈利稳定性存疑。三是摩根大通等多家机构下调了小米目标价,吸引了不少做空资金,进一步拉低股价。四是近期恒生科技指数持续走弱,科技板块资金撤离,小米作为科技巨头在股价上也难以独善其身。
来源:读创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