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 | “百千万工程”的龙华答卷:千手执笔,为街巷添一抹温度

武莹
10-30 11:06
摘要

四十一幅墙绘,串起最动人的“文化导览图”

清晨的阳光,掠过福城街道茜坑老村百年老屋的飞檐翘角,温柔地洒在一面刚刚披上“新装”的灰白色墙壁上。墙上,一个直径近三米的橙红色“柿子”,饱满欲滴,仿佛刚从枝头摘下,又被巧妙地珍藏于这白墙灰瓦之中。几位早起的居民驻足观看,指着那逼真得仿佛触手可及的果实,脸上洋溢着惊奇与自豪的笑容。

“这是我们村的‘柿柿如意’!以前这里就是一面破旧的老墙,谁能想到,现在成了大家都来拍照的‘景点’。”一位土生土长的村民笑着说。她的话语间,流淌着一种全新的归属感。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龙华区的大街小巷,类似的场景正在41个角落同步上演。总面积达2800平方米的朴素墙面,正被千余双巧手,一点一滴地赋予色彩、生命与故事。这场名为“喜迎十五运会 彩绘新龙华”的创意墙绘活动,远不止是一场城市的美化行动。它,是龙华区在区委领导下,以“百千万工程”为“画笔”,以共建共治共享为“颜料”,在城市面貌升级这道“考题”上,交出的一份充满温度与创意的“破题答卷”。

破题之笔——当“百千万工程”遇见“一面墙”

城市的面貌升级,常常陷入“政府干、群众看”的困境。如何破题?龙华区的答案是:将“百千万工程”的宏大叙事,微缩于一面面与市民朝夕相处的墙面上,让升级的动能源自民间,让美好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城区的更新发展,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迭代,更是社区情感与文化的重塑。”龙华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相关负责人这样说,“我们一直在寻找一个切入点,能够串联起党委政府、学校、社区与居民,让大家都能参与进来。墙绘,就是一个绝佳的载体。”

这个想法,与龙华区教育局“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于是,一场由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区教育局牵头,联动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等多部门的创新协作迅速启动。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不是建造一座座冰冷的“景观”,而是培育一片片有温度的“风景”。

今年7月,一场面向全区中小学师生的创意墙绘设计大赛拉开帷幕。倡议一出,应者云集。整个暑假,龙华的孩子们没有闲着,他们拿起画笔,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将眼中的龙华、心中的梦想,倾注于一张张设计稿上。

156份投稿,如同156颗渴望为城市添彩的种子,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国潮动漫、人文风情、科技未来、龙华文化……题材之丰富,想象力之飞扬,远超组织者的预期。

然而,从图纸到墙面,是一场更为精细的跋涉。龙华区教育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了不下10轮的论证会,邀请区政协委员、民盟龙华区总支文艺界代表、墙绘专业公司等各方力量,共同对这156份初稿进行“精雕细琢”。最终,41幅兼具艺术性、教育性、趣味性与地方文化特色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而打磨的过程,足足经历了14轮。

“一面墙,就是一块巨大的画布,但它更是一个公共文化空间。”龙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我们要考虑的,不仅是它美不美,还有它是否承载了龙华的文化基因,是否能与过往的市民产生情感共鸣,是否能经得起时间的审视。”

至此,破题的蓝图已经绘就,只待执笔之人。

执笔之人——千余名“城市画家”的接力

国庆节后,秋日的深圳依然热情似火。在龙华的41个创作点,一场盛大的“墙面变身记”正式开演。执笔的,不是远道而来的艺术大师,而是龙华区41所学校的师生和他们的家长。他们,成为了这座城市最特别的“化妆师”。

故事一:老村与“柿子”的童话

在福城街道茜坑社区茜坑老村,龙华区博文学校的师生和家长们,成了这里最受欢迎的客人。

“茜坑原来就叫‘柿子坑’,我们的祖先就在水库边种柿子。客家话里,‘柿’和‘茜’同音,慢慢就成了现在的茜坑。”当地居民张嘉欣,主动当起了现场的历史文化讲解员。当她得知师生们要以本地的柿子为元素进行创作时,内心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创作是辛苦的。调色、勾勒、上色……师生们一站就是半天。秋阳依旧炙热,汗水浸湿了衣背。但这一切,都被村民们看在眼里。更令人感动的是,看到第一面“巨型柿子”墙绘的效果后,其他村民纷纷找到社区:“能不能请老师和孩子们,也来我们家外面的墙上画一幅?”

面对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待,带队的老师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一面墙,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打通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壁垒。古老的村落,因为这些年轻的画笔和纯真的笑脸,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故事二:醒狮“破墙”,精神传承

在大水坑社区桔坑路,一面高2.4米、长40米的工厂外墙,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龙华区行知学校的美术老师陈宇爵,带领着27名学生、5名家长和6名教师,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气势恢宏的创作。

六头威风凛凛的醒狮,或昂首腾跃,或俯身探步,活灵活现,仿佛下一秒就要“破墙而出”。3D立体的设计,打破了墙面的平面束缚,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沉浸感。

“我们以醒狮来迎接‘十五运’,是因为醒狮代表着团结、拼搏与吉祥。”学生刘倩菲一边细心勾勒着狮头的纹路,一边对记者说。“这个道理和我们的绘画过程是一样的。比如,我在这里帮你调色,你在那里帮我补线条;我们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最终才能共同完成一幅完整、美丽的作品。”

行知学校的这次墙绘实践,是龙华区教育系统“每周半天计划”的生动体现。陈宇爵老师介绍:“我们按单双周轮流安排半天的校外课程,这次带领七、八年级学生走出校园,实现了从课堂到社区的美育延伸。美育,从来就不应被困在教室的围墙之内。”

一笔一画间,学生们感受着合作完成大型创作的乐趣;一勾一勒中,岭南非遗文化的韵味悄然浸润心田。这面墙,成了他们人生中一堂最生动、最深刻的美育课。

故事三:时尚浪花与敦煌绮梦

在大浪时尚小镇,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的师生们,将课堂所学的色彩构成与创意设计,搬上了公共空间的墙面。他们围绕“时尚、活力、国际化”的定位,用画笔勾勒出不同着装风格的潮流人物,将本地的产业特色和精神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经常路过这里的时尚从业者黄海婷感叹:“每次路过都感觉更有归属感了。老师和学生们,真的画出了大浪的灵魂。”

在观湖街道松元厦社区,一面墙绘则上演了一场“穿越”千年的对话。《绮梦敦煌》中,衣袂飘飘的飞天仙女,与一名戴着VR眼镜的小学生携手共舞。传统艺术的恢弘绚烂与现代科技的奇幻未来,在此刻完美交融,让人不禁感叹创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从客家古村到现代产业园,从非遗醒狮到科幻敦煌,41面墙,41个故事。执笔的千余名师生和家长,用他们的热情与才华,完成了一次从“旁观者”到“建设者”的身份转变。他们是这道城市面貌升级考题中,最灵动、最核心的答题人。

点睛之魂——文化,让墙壁“开口说话”

如果只是色彩的堆砌,墙绘终究只是装饰。龙华区的这41幅作品,之所以能引发如此广泛的共鸣,在于其画龙点睛之魂——对本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现代表达。

民治街道北站社区,玉龙学校外围一道长达111米、高4.5米的墙面将是本次绘制中规模最大的一幅,从已审定的设计图可见,这幅“长篇巨制”的灵魂是一头采用立体3D彩绘技术塑造的“孺子牛”,它肌肉贲张,昂首向前,将以破墙而出之势,成为一面会说话的墙壁。这不仅是对深圳“拓荒牛”精神的崇高致敬,更将是龙华在时代浪潮中奋勇向前、冲破一切阻力的生动写照。

而在龙华街道盛波工业园,墙绘《科技未来城市互动》则用充满未来感的光影特效,营造出全息投影般的视觉体验,昭示着龙华作为深圳产业重镇,在科技创新赛道上的雄心。观澜街道广培社区的《萌趣互动童真创想》,则用明快的色彩和拟人化的动物形象,为城市空间注入了满满的童真与活力。

“我们追求的,不是千篇一律的美,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一幅墙绘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所在社区的历史、产业和文化特色。我们希望它们能像一个个文化地标,让本地居民感到亲切自豪,让外来访客一眼就能读懂龙华的多元与包容。”

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当墙壁开始“开口说话”,诉说着本地的故事、传承着历史的文脉、展望着未来的蓝图时,城市面貌的升级,便从表层的“颜值提升”,深化为了内在的“气质塑造”。

记者手记

超越美学,共建共治共享

这场规模空前的墙绘活动,其意义早已超越了艺术和美学的范畴,它更是一次现代城市治理理念的成功实践,为“人民城市人民建”写下了最温暖的注脚。

共建,打破了身份的壁垒。在这里,没有绝对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党委引领搭建平台,学校提供创意,师生担当主力,社区保障后勤,居民热情参与。每一个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共治,体现在对细节的打磨。有的墙体基础面破损陈旧,社区便组织人力将整面墙铺平刮白;有的墙体有裂缝、漏水眼,或者有燃气管线经过,相关部门全力协调解决。这些幕后的工作,确保了墙绘创作的顺利进行和作品的长期留存。

共享,则是最终结出的甜美果实。当一面面原本单调甚至破败的墙面,变为居民争相打卡、拍照发朋友圈的“新网红”时,当孩子们骄傲地向同伴介绍“看,那是我画的!”时,城市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便在这些细微之处悄然生长。

截至11月下旬,41幅墙绘将全部创作完成。但它们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这些散落在龙华街角的艺术明珠,已然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城的情感纽带。它们告诉我们,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摩天大楼勾勒出的壮丽天际线,更在于那些不期而遇的街角巷尾所流淌的温情与诗意。

龙华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创意墙绘活动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共建经验。接下来,龙华将以“百千万工程”为持续牵引,鼓励更多社会力量,运用创意设计、艺术彩绘等多元化方式,共同妆点城市公共空间。

当千余双普通人的手,共同执起画笔,他们的创作,便不仅是点缀城市的图案,更是照亮未来城市治理之路的温暖星光。这幅由“百千万工程”绘就的“新龙华图卷”,正缓缓展开,期待更多人入画。

晶报记者 武莹

(作者:武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