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热线”廿五载:“声入民心”见证城市变迁传递政协好声音

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09-24 18:0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2000年9月21日,深圳市政协创设全国政协系统首个广播电台类议政节目“政协热线”。近日,“政协热线”迎来开播25周年的第1135期节目。 25年来,从“高大上”的城市发展战略到老百姓家门口的小事,“政协热线”见证着城市发展变迁,传递着政协好声音。

“政协热线”以政协委员为主体,将政协民主协商与新闻舆论监督有机结合,推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助力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成为各个界别政协委员重要的履职平台。

最新一期节目嘉宾、市政协常委、深圳电子学会执行会长夏俊是这样形容“政协热线”的——一座“永不掉线”的连心桥、民生桥、民意回声壁;从国之大者到民生细事,“声入民心”;传播真知、消除误解,凝聚共识;委员履职能力的“淬炼场”与“放大器”。

夏俊对“政协热线”特点的总结也引起了参加节目的委员们的共鸣。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鹏信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董事长聂竹青从2014年起已经参加了25期节目的录制。25 期节目中,他所谈的话题涵盖了城市治理、教育与校园安全、委员履职等各个方面。而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他关于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调研和提案,在“政协热线”上得到了听众的认同,随后他深耕这一话题,连续提出系列提案,并带到了全国政协的履职平台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反响,为许多行动不便的市民朋友最终用上电梯发挥了积极作用。这种正向的反馈和因此带来的履职满足感,让聂竹青把“政协热线”当成履职的重要方式——通过电波,既让听众朋友知道委员们是怎么履职的,也让委员通过和听众的交流更加贴近民生诉求,最终促进更多问题的解决,和市民一起形成推动社会向上向善的力量。

市政协委员、市新联会监事长、广东瑞霆律师事务所主任王丽娜也是“政协热线”的常客。作为法律专业人士,她不仅在节目里积极地开展普法,还针对市民朋友遇到的劳动用工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过专项宣讲和答疑。“节目结束后,我收到了很多电话,反馈说安心了不少,这让我感觉到我的履职特别有价值。”王丽娜说。

“‘政协热线’一头连着老百姓的心声,一头连着政协委员履职,始终带着热乎气,非常接地气。”市政协委员、深圳市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晚象牙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孔丽表示,希望25岁的“深圳热线”利用数字化手段将节目从一个“时段性”的广播栏目,升级为一个“全时性”的民意汇聚、协商和监督平台。她建议,在“深圳市政协”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专属板块,供市民就热点话题提交自己的“微提案”“金点子”,节目组可提前筛选这些线索,将其作为每期节目的选题来源,使节目议题更贴近“原汁原味”的民声。同时,对有价值的建议,可由政协委员认领、深化,形成正式提案,打通“民意-节目-提案-落实”的全链条。

“25年来,‘政协热线’让委员的履职和特区政协工作随着电波‘声入民心’。希望未来‘政协热线’继续走亲民为民的路线,继续成为发声问政的阵地,用声音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聂竹青说。

编辑 秦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元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