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举个例子,污染较重的电镀企业,一直以来都是环境监管的重点,分区管控明确要求,鼓励到专门园区集聚发展。这类园区按照规划环评要求,配套有完善的污染治理设施,企业入驻时,项目环评可以简化,共享治污设施,按证排污即可。在深圳、常州,这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对于污染较轻的行业,尝试取消环评审批,通过制定行业环境指南,把管理要求直接纳入排污许可证,压实主体责任,目前已经有31个行业,包括塑料制品、电子材料等,正在各地试点。”
龚碧艳 摄
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在回答记者关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创新实践的问题时,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表示广东深圳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
环评管理从行政审批向政府主动服务转变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授权深圳市实施环评制度改革。2021年,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明确提出实行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分类管理。
为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首批综改事项,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深圳市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基础,以特区立法为支撑实施了环评制度改革,建立了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以下简称区域环评)分类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由政府组织专业团队实施区域环评并形成管理清单,实现环评管理从行政审批向政府主动服务的转变,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有效实施和落地应用,协同推进区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深圳市已有9个行政区的18个片区经市政府同意印发实施了管理清单,面积合计约810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的41%,力争在2026年实现区域环评全覆盖。深汕特别合作区已在两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印发实施了管理清单,面积合计约50平方公里,管理清单在2025年2月印发实施。
区域环评是深圳创新设计的环评改革制度,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为核心,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基础,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产业规划等,划定区域环评评价单元,开展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提出区域环评环境管理要求、并制定管理清单,指导区域空间合理开发。区域环评在技术路线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与国家现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有所不同,更为侧重承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衔接国土空间和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区域的差异化精细化管理。
发布全国首个区域环评地方标准
记者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为规范和指导区域环评工作,该局结合区域环评改革基础和实践案例经验,历时两年于2025年2月发布了深圳市地方标准《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技术指南》(DB4403/T595-2025)(以下简称《技术指南》)。《技术指南》包含18个章节和6个附录,规定了区域环评工作的评价原则、技术流程、工作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并对工作数据和工作成果提出了详细的规范性要求,旨在进一步提升区域环评工作的科学性与成果的规范性,保障区域环评改革预期效果扎实落地。
《技术指南》以科学性和规范性为核心,突出以下三大创新:
全面承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实施差异化精细化管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是区域环评的工作基础。《技术指南》明确区域环评以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将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进一步精细划分为优先保护、农田保护、人居敏感、产业发展、商业商务、交通枢纽、绿地休闲、农林生产、公用设施、科研教育、文化旅游、功能混合12类评价单元,实现精细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明确基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评价区域的各评价单元和主要行业为对象,从产业引入、功能布局、污染管控、生态保护、风险防控、绿色发展等方面制定生态环境管理清单,因地制宜实施“一单元一清单”“一行业一清单”的差异化管控。
深度衔接国土空间和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多部门管理协同联动。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为核心,指导区域空间合理开发是区域环评的工作目标。《技术指南》明确区域环评从评价单元划定、生态环境评价和管理清单制定等方面深度衔接国土空间和产业发展等重要规划,强化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分区管控的协同联动,实现了生态环境管理要求与相关部门管理要求的融合统一和有效传导,有助于推动建立跨部门协同的大环保工作机制,提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综合决策效能。
探索将碳排放评价和GEP评价纳入区域环评,形成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为贯彻国家碳排放双控相关工作要求,《技术指南》探索将温室气体排放管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提出在区域环评中开展碳排放核算和评价等相关工作,将减污降碳协同、提高碳汇能力等相关措施和要求纳入管理清单,进一步提高绿色发展管理能力。2021年深圳市发布全国首个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制度体系,《技术指南》中亦提出开展GEP核算和评估的相关要求,将功能布局、空间管控、保护修复等相关措施和要求纳入管理清单,助力区域GEP巩固和提升。《技术指南》通过在碳排放评价、GEP评价等领域的创新探索工作,强化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相应领域的衔接与协同,有助于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和生态宜居品质,服务美丽中国先行区典范城市建设。
李越 摄
有关专家表示,《技术指南》通过“单元划定—科学评价—清单管理”的技术路径,以“评价单元+管理清单”的模式,进一步深化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细化应用,实现了从宏观管控到微观落地的无缝衔接。作为全国首个区域环评地方标准,《技术指南》从技术层面上提供了分区管控与环评管理深度协同的“深圳方案”,是将区域环评改革打造成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深圳应用示范的重要基础,对于科学指导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冯思颖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郑丽虹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