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孵化企业总估值破百亿!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平台科创生态大会圆满落幕

深圳特区报记者 华智超
09-19 22:29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9月19日,"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平台科创生态大会暨蓝海湾孵化港x百万奖金创业大赛(深圳)十周年焕新日"在河套科创中心圆满落幕。

培养57个估值过亿团队

大赛十周年亮出硬核成绩单

今年,港科大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深圳赛区迎来十周年。本年度赛事着眼“AI+”赛道,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绿色可持续科技、生命科学与大健康等多个前沿领域,共计收到137个报名项目,其中高校技术转化项目占比35.04%。经过激烈角逐,“AI 4 Earth”摘下2025年年度桂冠,杭州时维感知科技有限公司、寻望创新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斩获亚军、季军。

据了解,作为港科大自主品牌赛事,港科大百万奖金国际创业大赛深圳赛区不断迭代升级,并发挥港科大学科优势,聚焦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十年来累计征集1806个参赛项目,累计筛选并培养57个估值过亿的团队,融资金额总额超100亿元,赛事及活动影响力广泛辐射至大湾区。

大会还特设科创秀场,通过"场景化展示+沉浸式互动"的创新形式,打破了技术与大众的隔阂。近40家港科大科创生态企业携尖端研发成果,在智能生活场景、户外探索场景、机器人应用场景、医疗健康场景等四大特色场景展集中展出,其中包括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产学研1+1计划"获批项目以及第五十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获奖团队。

探索深港科创协同新范式

再签两项重要战略合作协议

香港科技大学是首家入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港校,在河套设立了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为了加强深港在科研领域的全面深入合作, 活动现场,港科大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深港合作、人才交流、项目共创等方向探索跨域协同发展新范式。同时,港科大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及深圳研究院与深圳市新质生产力科技促进中心,签署科创青藤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推进技术转移相关工作等。

“未来大学将进一步探索与深圳及大湾区的科创协同新范式,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贡献港科大力量。”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郑光廷教授表示,在全链条科创培育生态下,港科大已成功培育10家独角兽企业和10家成功IPO的企业,蓝海湾孵化港作为港科大科创理念在深圳的深度实践,是连接香港与大湾区创新资源的"桥梁"。作为港科大在深圳设立的创业孵化器,蓝海湾孵化港近十年来累计孵化企业205家,其中估值过亿企业30家,孵化企业总估值超100亿元。

从1.0迈向2.0

港科大深圳平台焕新出发

当天,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平台还首次举办媒体发布会,介绍港科大在创新创业领域取得的成果,并发布深圳平台的迭代升级路径及未来战略布局。

郑光廷教授在发布会上向媒体记者详细梳理了香港科技大学的创新创业发展脉络。他指出,自1991年建校以来,创新创业始终贯穿港科大的办学理念与发展进程。学校先后启动创业计划,扩大创新创业基金规模,并在近年来的“产学研1+计划”中表现突出,逐步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在香港高等教育界处于领先地位。目前,港科大成员创办的活跃初创企业超过1900家,当中包括10家独角兽企业和17家成功退出的公司(上市集资或被并购),如望尘科技、思特威科技、晶科电子、固高科技等,累计创造经济价值约4000亿港币。

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与深圳研究院理事长李世玮教授指出,2001年至2019年是深圳平台的“1.0阶段”。作为首批进入深圳虚拟大学园的港校,港科大在此设立深圳研究院并建设产学研大楼,孵化出大疆创新、固高科技、手回科技等一批代表性企业,为港科大在深圳的创新创业探索奠定基础。2019年,平台进入“2.0阶段”,成立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率先入驻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依托合作区在区位、政策和产业配套等方面的优势,深圳平台逐步推动科研平台共建、人才跨境流动、技术标准对接等协同机制,进一步深化深港科创联动。

香港科技大学深港协同创新研究院与深圳研究院院长杨晶磊教授表示,紧扣深圳“20+8”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及深港协同作用,是深圳平台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深圳平台将继续深化“深港科创新范式”的探索与实践,力争成为深港协同创新的示范窗口,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冯思颖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郑丽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华智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