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遇上海派!“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10月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09-11 21:4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10月18日在沪启幕。

9月11日,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以下简称“文化周”)新闻发布会在广州召开。据悉,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行,文化周则将于10月18日在沪启幕。届时,将通过7台14场舞台精品展演、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非遗展示、国际演艺交易等多元内容,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文化互动与交融。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介绍,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预计举办演出、展览及相关活动超500项、1200余场,其中汇聚55台129场精品演出,境外节目占比近60%,上海首演率超90%,11个境外项目为上海唯一一站。国际演艺大会和国际对话将吸引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家机构的2000余位中外嘉宾参会,致力于推动全域艺术共享,打造全民参与的文化节日。

广东作为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主宾省,将与组委会共同举办“文化周”,携手香港、澳门,组织优秀文化项目参与艺术节系列活动,全方位展示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舞台精品展演的原创剧目,涵盖舞剧、粤剧、芭蕾舞剧、杂技剧、话剧、多媒体偶剧等多个艺术类型,共同勾勒出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多元共生、融合创新”的鲜明特质,让观众感受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基因与创新探索。其中,四部作品来自广东、三台来自港澳。

记者了解到,由广东出品的剧目有:广州歌舞剧院的舞剧《英歌》,以创新舞蹈语言重塑潮汕英歌文化,融合岭南耍花槌、铁枝木偶、木雕等元素,让传统民俗在现代舞台上焕发新生;广州粤剧院的大型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由“梅花奖”得主李嘉宜、吴非凡联袂主演,融合世界非遗粤剧与国家级非遗广绣,以经典唱腔与细腻表演展现粤剧艺术的深厚底蕴。

广州芭蕾舞团的《家园》,以大湾区侨胞为核心人物,讲述一段关于爱、信念与归属的故事,呈现地域文化的独特美感,诠释“湾区人共建家园”的奋斗精神,也借由芭蕾这一载体实现东西方艺术的巧妙融合;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杂技剧《站台》,“新马戏”形式突破传统杂技边界,融入戏剧、现代舞与肢体剧等元素,传递直面未知的勇气与坚守的信念,展现湾区艺术的先锋性。

香港话剧《唔讲得》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叶童领衔主演,其以本土化叙事聚焦现实议题,融合多媒体技术,传递香港文艺的独特视角;香港芭蕾舞团与香港管弦乐团逾百位艺术家联合演绎芭蕾舞剧《布兰诗歌》,将芭蕾的优雅与交响乐的恢弘结合,呈现经典IP的高水准艺术协作。澳门多媒体偶剧《虫虫的仓鼠》则由澳门滚动傀儡另类剧场倾力制作,融合大型戏偶服、执头偶、实时投影与戏偶影院等创新元素,构筑出缤纷童趣的舞台世界,将生死教育化为温柔的艺术呈现。

“文化周”主视觉设计和宣传片正式发布。主视觉设计图案上有广州塔、香港中银大厦、澳门大三巴牌坊等粤港澳大湾区代表性建筑,海湾波浪让这些形态彼此穿插交融,象征着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之间的文化共鸣与艺术协作,传达“融合共创向未来”的美好愿景。“这是粤港澳三地文化界的一件盛事,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形象的集中展示,更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文化互鉴、资源联动的重要契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唐国华强调。

唐国华透露,“文化周”还规划醒狮、英歌等富有岭南特色的非遗表演,将深入上海的展馆、商圈、美育空间等公共区域,与上海市民展开近距离互动。届时,国际演艺大会将设“粤港澳大湾区特展展位”,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推介会”,邀请十余家粤港澳具有代表性的演艺机构推介大湾区优秀剧目及品牌文化活动,为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演艺资源搭建对接推广的桥梁,助力其触达更广阔的海内外演艺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将于“文化周”期间重磅亮相上海世博园中华艺术宫,从10月18日展出至明年1月18日。“本次展览无论作品品类还是展陈规模上看,均为迄今广东美术展览之最。”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介绍,该展览融合艺术与科技,汇集超350位从近现代到当代的岭南美术名家代表作品共800余件/组,展厅数量19个,展线长度3892米,展览面积20276平方米。

本次展览由七大板块组成,分别为:“勇立潮头——洋画运动在广东”“艺术革命——岭南画派与国画研究会”“匕首投枪——新兴木刻运动及漫画”“匕首投枪——新兴木刻运动及漫画”“开放变革——改革开放中的广东美术”“百花争妍——创新创造 再筑高峰”“风起南方——当代艺术实践”。展览还设置三大特别专题,包括“山月常明——关山月个案研究、松风三境——黎雄才个案研究”“从广州出发:广州三年展文献展”和“光影美术馆·苏州河畔”。

(主办方供图)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桂桐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余晓泽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穗记者 陈行)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