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车”事件后续:小米拍了拍YU7车主,并撤回了“10000积分补偿”丨车界

读特新闻记者 李旖露
14:20

读特客户端

读特在线,您的新闻观察眼

摘要

目前,王先生暂未清洗“测试车”字样痕迹,仍在与小米方面协商。

在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于社交平台公开回应小米YU7“测试车”事件并向车主道歉后,9月8日晚,读特新闻记者从当事车主王先生(化名)处了解到最新进展:双方协商一致的10000积分补偿(价值为人民币1000元)被售后单方面“撤回”,取而代之的是一份车周边。目前,王先生暂未清洗“测试车”字样痕迹,仍在与小米方面协商。

9月9日,记者致电小米汽车客服热线核实情况,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情况,需要记录并反馈。截至发稿,未有进一步回应。

小米YU7车主发现前挡风玻璃贴有“测试车”字样痕迹。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购车消费者王先生于今年8月16日提车小米YU7。在9月5日的一次夜间行驶中,他在远光灯照射下,发现前挡风玻璃贴有“测试车”字样的痕迹,怀疑小米汽车把测试车当作新车交付。售后人员对王先生解释称,字样痕迹是车辆下线做静态评审留下的,为静电贴隐性留痕,通过湿毛巾可有效清除。在随后的沟通中,该售后承诺补偿王先生10000积分,并帮助清理印记。

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小米公关负责人王化针对“测试车”事件回应。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随着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9月7日,李肖爽和小米公关负责人王化在社交平台公开回应此事,并向车主致歉,称“已对静电贴做改良处理”。(详见《提车半个月,发现竟是测试车?小米YU7车主维权丨车界》

当王先生以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时,双方协商一致的补偿事宜却起了变化。

9月8日,王先生到售后门店清理痕迹。准备去车间时,他向上述售后人员询问积分补偿事宜,却获悉原来承诺给的10000积分无法提供,取而代之的是提供一份车周边。

王先生提到,在清理开始前,售后门店曾要求他签署一份授权协议。他认为内容不合适,拒绝签署,售后门店曾做过一番沟通,最后才同意在其不签署的情况下进行清理。但由于未能获得承诺的积分补偿,王先生选择暂不清理,并驱车离开了售后门店。

9月6日(左)售后人员承诺给当事车主提供积分补偿,9月8日(右)该售后人员不再提积分补偿,提出给当事车主车周边。受访者供图

记者在王先生提供的聊天记录中看到,售后人员向他表达了歉意,并提道,“这个插曲让您有不愉快的体验,快递车周边一份给您,和您期望的的确有差距,但是毕竟来日方长……”

“我不同意(补偿一份车周边)后,就没有后续了。”王先生说,售后没有解释不再提供积分补偿的原因,尽管在他离开售后门店后,工作人员也曾联系过他,但只提出给车周边,对于积分事宜不再回应。

记者了解到,9月6日-8日期间,售后人员都曾联系王先生,并提出希望他尽快到门店处理“测试车”字样痕迹,但由于工作安排,王先生最终在9月8日前往门店处理。

王先生表示,他9月7日晚从朋友处获悉李肖爽的回复,才了解事件在社交平台发酵。当晚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他还曾致电小米交付中心,提出如果需要可以帮助发布声明尽快处理,减小影响。“我想着既然补偿方案已经沟通好,”王先生没想到第二天事件迎来了“反转”。

“小米售后态度的转变不禁让我怀疑,两位总裁(李肖爽、王化)的回复是否也像售后的同事一样?仅仅是表面安慰一下广大消费者,而实际也另有反转?”王先生开始质疑小米汽车方面对于“测试车”字样痕迹的解释。

9月8日,王先生将自己的经历发布在社交平台上。“帖子发布后没有任何回复。”王先生告诉记者。截至发稿,小米方面未回应记者的采访需求。

编辑 黄力雯 审读 郭建华二审 李怡天 三审 刘思敏

(作者:读特新闻记者 李旖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