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头换面》在深圳罗湖开机 本土出品短剧展现城区魅力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文 实习生 周詠霖/视频
08-25 18:10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8月25日,短剧《改头换面》在深圳罗湖正式开机。该剧是深圳市微短剧服务中心、深圳影视产业服务中心罗湖分中心挂牌以来,首部由罗湖本土企业出品、且多数场景于罗湖取景的短剧作品,将通过赛车手的成长故事,展现城区风貌与人文精神。

据悉,该剧将在东门、蔡屋围、梧桐山等多个罗湖标志性点位进行取景拍摄,以影像方式多维度呈现罗湖的城市肌理与生活气息。

开机当日,导演陈少钢介绍,该项目的拍摄周期预计在20天左右。“很感谢深圳市政府、罗湖区政府、罗湖区微短剧服务中心、区文体局、影联协会等多方支持,他们在场景协调、住宿安排、群众演员和用车等方面提供了大量帮助,让我们切实感受到罗湖的包容、开放和拍摄便利。”

该剧的演员文晴首次来罗湖拍戏,她表示:“从高楼俯瞰罗湖时非常震撼,希望通过剧集还原罗湖的美。”她透露,剧情围绕两名赛车手追逐梦想、彼此扶持并最终产生情感的故事展开,将有多场戏在罗湖完成拍摄。

日前,深圳市微短剧服务中心、深圳影视产业服务中心罗湖分中心揭牌。其中,深圳影视产业服务中心是深圳市唯一一家政府主导设立的影视产业服务机构。中心在深圳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打造“1+11+79+N”四级联动影视产业服务体系,搭建政策指引、拍摄服务、影视创作、产业融合、合作交流、人才培养、宣传推广七大平台。深圳影视产业服务中心首个区级分中心的落地,则为影视制作提供全链条的支持。包括建立三方联席会议机制,探索“罗湖特色”服务模式;挖掘深港合作、都市风貌等本土元素,助力精品内容创作;搭建深港交流、版权交易等平台,推动产业资源集聚。

在政策方面,罗湖还推出多项扶持措施。包括最高100万元的企业高质量发展奖励、按播映收益比例最高100万元的微短剧创作扶持、最高100万元的虚拟影棚建设补贴,以及最高200万元的国家级奖项配套奖励。此外,位于怡景地铁站旁的影视产业孵化基地也在推进中,未来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和服务配套。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陈晨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铭/文 实习生 周詠霖/视频)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