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多数同龄人在城市中寻找坐标时,有一群“00后”,选择将个人成长融入南粤乡野的壮阔实践中。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之年。作为西部计划地方项目,广东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招募3000人前往粤东粤西粤北12市以及肇庆市、惠州市的龙门县、惠东县、博罗县的基层一线,参与促进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县域教育发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设等工作,全过程助力“百千万工程”赋能乡村振兴。

“王老师,你听我这个音对吗?”音乐教室里,王亿壕正指导学生按压古筝琴弦。一年前,刚毕业的王亿壕来到阳江市阳西县儒洞镇蓝田小学,选择成为专项行动乡村教育服务岗的志愿者,一人负责音乐、数学、体育等多门课程。
刚到蓝田小学的时候,王亿壕摸查发现,孩子们对音乐知识的了解几乎为零,但孩子们眼中对音乐的渴望让他十分触动。没有音乐器材,他就买了个小键盘;没有钢琴,他就用课件放伴奏。今年5月,他用课余时间指导的校内古筝队参加了“阳西县乡村公益文艺学校”才艺汇演,广受好评,给了王亿壕莫大鼓舞。
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王亿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元化教学。有学生经常不写作业,王亿壕则把他叫到办公室“开小灶”、座位调整靠前、联系家长积极配合。随着王亿壕全心全意投入,孩子开始主动听课、主动提问,考试分数一次比一次高。
一年多过去,学生们成绩大幅提升,及格率越来越高。爱音乐、爱体育的孩子们围绕着王亿壕,他也变了。“我以前是不太自信的,但是跟学生接触,我希望能够给他们树立榜样。”在王亿壕看来,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只有让乡村孩子们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才能让他们拥有广阔视野,从而抓住机会改变命运。

更让王亿壕惊喜的是,自己的经历还影响了乡村之外的年轻人,其中就有他的师弟师妹。今年,阳江市迎来新一批“百千万工程”志愿者。有人告诉他,正是看到了广东共青团专题片里王亿壕的事迹,才决定加入这个行列。“能够鼓舞更多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证明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清晨,清远市阳山县青莲镇,“阿舜,今天这么早啊!”一路上,不断有人同王婉舜打招呼。短短一年间,这个湖北姑娘成了小镇上人尽皆知的“阿舜”。
植树绿化、青年培训……在“百千万工程”的诸多实践中,王婉舜在专项行动乡镇综合服务岗上,慢慢成长为基层多面手。从零起步,王婉舜组织了6次青莲镇青年夜校培训,带动百余名青年深度参与学习。“一开始处理基层工作,像对着一团迷雾,不知从何下手。”但当她真正沉下心一项项梳理任务发现,“所有工作都是很贴近群众,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
王婉舜不仅每一步走得踏实,还致力于链接青春力量,引导更多大学生进入乡村发光发热。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突击队带来了中医知识和八段锦教学、广州航海学院突击队把模拟法庭带到乡村进行普法、华南农业大学突击队为本土蚕桑产业创业人才带来了科学的技术指导……这些都是王婉舜借助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校地对接平台链接的资源与人才,一批批年轻面孔来到青莲镇,“能感觉到有一种青春力量注入到我们乡镇,有了生机勃勃的感觉。”

两位位“00后”志愿者,只是万千青年投身广东“百千万工程”的缩影,还有更多志愿者默默耕耘。据统计,今年有来自广西、湖北、湖南、江西、重庆、四川、贵州等100余所高校的300余名优秀毕业生选择到广东基层服务,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达90%,党员团员志愿者占比超82%。接下来广东共青团将一如既往关心关爱“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志愿者,联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广东“百千万工程”青年兴乡培育计划、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12355青少年服务台等团属项目平台,聚焦“引、用、育、留”等关键环节构建育人链条工作闭环,组织引导项目志愿者积极参与共青团工作。
(团省委供图)
编辑 刘彦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李璐 三审 吴向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