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沃土 看“福田投融产品荟”如何释放科创新动能

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崧 许依妍 通讯员 姚静霞
04-22 17:35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四月的深圳河畔,紫荆花与科技蓝交相辉映。

四月的深圳河畔,紫荆花与科技蓝交相辉映。4月21日,福田区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举行。会上,福田区金融服务中心负责人现场推介了“福田投融产品荟”金融政策礼包。该政策聚焦“创业起航、成长护航、人才跃升、风险保障”等核心场景,旨在通过持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助力教育科技人才的高质量发展。

这一金融政策礼包,不仅是福田迈向“CBD+科创区”的“加速引擎”,也是福田金融生态积极助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生动实践。借助这一创新路径,福田正不断探索金融服务与科创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为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的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系列金融“福”礼推出,精准滴灌科技教育人才发展

眼下,科技教育和人才的一体化发展正全面推进。福田区紧扣这一趋势,围绕政策扶持、平台搭建、服务升级等方向多措并举,构建覆盖科创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为人才集聚与产业升级提供强支撑。

“初创企业亟需启动资金‘雪中送炭’,成长型企业渴望信贷支持‘量体裁衣’,科研人才期待成果转化‘智力变现’。”福田区金融服务中心负责人在会上表示,为满足不同科创主体的发展需求,福田推出“福田投融产品荟”政策礼包,通过“资金+保障+服务”三重维度助力企业发展:

战略基金领航,注入源头活水。设立10亿元战略直投种子基金,福田政府投资基金通过直投、跟投等方式加持,对拔尖创业团队给予最高1000万元一次性资助,打造“创业孵化加速器”。

千亿信贷扩容,破解融资瓶颈。构建千亿级贷款授信池,推出“科技人才贷”等专属产品,高层次人才可获最高2000万元信用贷款,为企业配套纯信用贷、低息贷款、无还本续贷等个性化服务。

风险保障双擎,筑牢发展底盘。创新“研发费用损失险”与“成果转化险”,为科技企业提供最高200万元风险补偿。同步推出福田英才专属保险,涵盖健康管理服务,筑牢科创风险屏障。

征信专属服务,贷款畅通无忧。针对港人港企需求,提供专属征信服务,银行可免费获取跨境征信报告,提供金融业务办理便利。

生态协同赋能,全周期精准服务。组建“金融顾问天团”,联动银行、券商等机构全年开展超50场投融资路演及“20+8”产业对接活动,并推出企业“一对一问诊”服务。

引金融“活水”育科创沃土,金融密度转化为产才精度

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福田深知金融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凭借强大的金融资源和产业基础,福田通过引入金融“活水”,为科技教育和人才发展创造了肥沃的土壤。

大会现场,一组数据引发关注:福田作为全国三大金融强区之一,汇聚了深圳近六成的持牌金融机构,拥有600多家私募股权、创投企业,创投管理规模占全市50%。数据显示,2024年福田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209亿元,同步增长6.8%,金融业增加值和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

植根于这样的生态沃土,福田正将“金融密度”转化为“产才精度”。

2024年,福田以“十个首创”领跑全国数字金融创新,全国首个数字金融先行区行动方案成功落地,配套金融科技专项政策及人才奖励条款,形成“12条举措+10大场景”实施路径。一系列标志性“首发”“首创”金融创新举措在福田诞生、成功应用,不仅提升了福田金融业的体量规模、发展能级和国际地位,也为福田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在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方面,福田瞄准科创主体资金痛点,构筑了陪伴其全周期成长的金融支持链条。

数据显示,当前福田的科创信贷规模已超3500亿元。通过整合多方资源、联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福田积极探索“园区贷”等创新信贷模式,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企业,实现金融资源配置效能倍增。2024年以来,福田多渠道引入各类创新资本,成功招引全国社保基金科技创新专项基金,规模高达50亿,并落户AIC股权投资试点基金等36家私募基金及CVC机构,为优质科创项目境内外全投资周期赋能。

此次“福田投融产品荟”金融礼包也针对科创主体资金痛点精准破题,设立10亿元的战略直投种子基金,着力为创新企业提供源头活水。

“我们这类轻资产科创企业过去总困在‘技术值钱但难变现’的融资死循环里,这个金融‘礼’包来得正是时候。相信在这笔战略基金的支持下,我们能轻装上阵,更专注技术攻坚。”现场一位企业家感叹道。

生态协同提升服务效能,构建金融服务新格局

在现代金融生态中,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需求日益复杂多样,仅依靠单一金融机构来提升服务效能,往往存在诸多局限。因此,福田正放眼于构建开放协同的金融生态圈,整合多方资源形成服务合力赋能科创企业。

为更好满足企业需求,福田区推出了“一站式”金融顾问服务。福田区金融服务中心负责人在现场介绍到:“我们组建了‘金融顾问天团’,联合银行、券商等多家金融机构,并推出企业‘一对一问诊’服务。”这一举措标志着福田区在金融服务上的创新与突破。

事实上,福田区早已在金融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构建了一个高效、可感知的服务体系。福田率先打造了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通过8栋特色专业楼宇集群和风投创投综合服务平台,构建起覆盖监管助手、产融对接及行业集聚功能的科创支持体系。在深化产融结合层面,创新推出上市公司产业投资CVC创新中心,以“1+2+2+5”服务体系(即1套标准、2个评估榜单、2个发展路径、5类资源对接)落实“产融创新、协同发展”理念。同步升级的香蜜湖产融创新/上市加速器2.0,依托“两大主体、两类资源”整合机制,形成集上市培育、培训辅导、产融对接与国际交流四位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福田还推出了河套金融服务日、走稳上市之路、风投创投路演周、香蜜湖8号资本荟、走稳CVC之路等8大品牌活动,依托河套科技金融服务高地,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集成政策发布与解读、金融产品推介、典型案例分享等核心功能,为投资主体提供资源整合与精准服务,加速产业资本融合进程。

目前,福田区已经形成了“空间载体+服务机制+品牌活动”三位一体的金融支撑网络,通过生态协同激活了创新要素的流动,为科创企业和人才提供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高速通路”。

以金融温度提升幸福浓度,呵护每粒创新种子

金融的主要作用在于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金融配置资源应是有温度的,当资源配置携带着人文关怀的暖意,资金便化作赋能高成长性产业的春风,在新质生产力沃土上催生创新绿芽。

福田区金融服务中心负责人在采访中指出,福田区的金融工具设计,充分考虑了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科研人才最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更是敢于闯‘无人区’的底气。”而这一理念也转化为系列创新性产品:“科技人才贷”颠覆传统信贷范式,将高层次人才的智力资本纳入评估维度,以最高2000万元的信用贷款额度破解产业化“最后一公里”困局;研发费用损失险与成果转化失败险构建风险缓冲双险种,单项目最高200万元的补偿机制为科研探索构筑容错空间;面向港人港企等群体定制的跨境征信服务体系,则以专属征信报告打通跨境融资动脉。此次发布的金融“福”礼组合拳,正以精准的风险共担与充分的人文关怀,重塑科技创新的生态支撑体系。

作为扎根福田区的金融保险机构,安盛天平深圳分公司深受福田区金融创新氛围的滋养,积极推动保险产品研发和保障服务优化。“保障民生福祉、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繁荣稳定是保险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金融创新为科技型企业分散研发风险、增强企业抗风险韧性,具有重大意义。“在未来,我们将继续与福田区密切合作,推动更多定制化的保险服务,助力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的稳步前行。”

如今,福田的金融温度已然渗透在城市肌理中: 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等四大平台,让初创企业与投资机构“精准接洽”;河套金融服务日品牌活动的“政策路演+案例分享”模式,让不少企业感慨道:在福田,金融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创新者背后最温暖的底气。这种“输血”与“造血”并重、“护航”与“赋能”协同的金融机制创新,正系统性重塑产才融合发展生态。正如福田区金融服务中心负责人所述,通过“资金供给-风险缓释-服务赋能”三维支撑体系,让金融为科创主体插上腾飞的翅膀。这种全周期的金融支撑体系,正持续推动科创生命力在资金润泽中破土,在服务滋养中拔节,在保障守护中成林。

编辑 刘彦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窦延文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曹崧 许依妍 通讯员 姚静霞)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