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家庭病床服务持续走热,以每年超20%增速扩容。从术后换药、产后康复到慢病管理,从日常照护到安宁疗护,这个扎在居民家中的“健康服务站”,精准响应深圳人全周期的健康需求。记者20日从深圳市卫生健康委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社康在居民家中建设的家庭病床已突破1.3万张。
家住福田区的田乐(化名)在小红书分享“不得不说”系列,这次顶的是深圳家庭病床服务。她丈夫因腰椎间盘突出做了椎间孔镜手术,从下手术台到出院不到24小时,她感慨“这很深圳速度”。术后,丈夫要卧床并每三天换药,田乐联系龙尾社康建立家庭病床,“建床费100元,上门服务77元/次,全都走医保,享受住院待遇”,她直呼“太方便了”。
自2012年起,深圳市率先在社康机构试点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深圳2012年起试点由社康机构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为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生活难以自理且符合条件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
家庭病床不仅能刷医保,还可按住院标准报销。市卫健和医保部门近年接连出台细化政策,按天报销的病种分类更清晰,最高报销95%。目前,家庭病床分治疗型、康复型、缓和型、其他型四类,精准对接患者需求,主打“在家治病和住院一样靠谱”。
年轻的深圳,面对老龄化这道必答题,把家庭病床升级成既管看病又管生活照料的“医养套餐”,让老年人不出家门就能获得一条龙服务。作为深圳最早建成区,罗湖区2024年末60岁以上户籍老人已达9.9万,老龄化率12.9%,其中65岁以上6.9万,占9%。罗湖区探索将家庭病床与居家养老床位“两床合一”,2024年全区共建364张,不仅提供医疗服务、生活照料,还为特殊老年家庭安装防跌倒扶手等,进行适老化改造。同时探索建设智慧家庭病床,实时监测身体状况,提供远程诊疗、在线咨询等。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家庭病床服务也更智慧。中大八院启用智慧家庭病床系统,在5G+AI的赋能下,患者穿上智能穿戴设备,医生远程查房、AI实时预警异常,数据同步,实现医院-社康-家属三方共管。“现在建床不用抱着病历到处跑,一个PAD全搞定。”福南社康家庭服务部主任孟燕说。目前,福田区已建智慧家庭病床856张,提供日夜不间断的监测服务,有效预警12人次。
编辑 杨渝嘉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党毅浩 三审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