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大敌,必须下大力气坚决纠治。日前,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这是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制定出台为基层减负的制度规范,彰显了我们党持之以恒纠“四风”、坚持不懈为基层减负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本期“廉议汇”就该话题约请三位嘉宾进行讨论。
夏振彬(广东广州 媒体人):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去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若干规定》。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狠抓落实,取得显著成效。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顽瘴痼疾,必须持之以恒、一抓到底。此番《若干规定》全文对外发布,是再强调、再部署、再推动,是时隔一年再次响鼓重锤、再次拧紧发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坚定决心。
形式主义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纠治形式主义既要整改整治、健全机制,也要上下一心、齐抓共管。《若干规定》全文对外发布,正是在社会氛围上再“加热”,进一步释放接受群众监督、推动人人参与的鲜明态度。
丁家发(安徽合肥 职员):为基层卸下不必要的负担,必须标本兼治,而且越往纵深推进,越要健全长效机制。《若干规定》坚持问题导向,梳理总结近年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把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上升为制度规范,并着眼于破解难点堵点问题提出新的硬举措;注重细化实化措施要求,简洁明了、具体实在、一目了然,压缩工作模糊空间地带……总之,《若干规定》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对照落实。
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希望机关单位能真正把《若干规定》落到实处,为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创造条件,真正把精力真正用在干实事、谋发展上。
吴一琦(广东东莞 职员):为基层减负的目标是实干实效,减负的同时强化赋能,推动资源、服务、管理向基层下沉,为基层干事创业留足空间。可以说,减负不是“减责任”“减担当”,减的是形式主义的无形枷锁,体现的是实干担当的状态,为的是造福人民群众。
广大基层干部要主动担当作为,多出实招、办实事,着力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把以前应付文山会海、填表留痕的精力,转换为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激发出实干担当的强劲动能。
编辑 李斌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王雯 三审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