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我们靠岸了,收拾好船只了,准备回去。”9月22日早上,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渔港岸边,渔民王东给家人发了个语音。在超强台风“桦加沙”来临之前,王东和同事将渔船吊到岸上,尽量降低台风带来的损失。
此次台风“桦加沙”来势汹汹,深汕特别合作区882艘渔船和防波堤项目14艘船舶均已回港避风,7名渔排人员均上岸避险。在鲘门渔港,企业和渔民已经做足防御措施,包括转移岸上人员物资、加固船只等。
以往热闹的鲘门码头迎来短暂宁静。岸边,王东几个人合力将渔船慢慢拉近,给渔船系上绳索,吊车将渔船慢慢吊起来,放到车厢上。
作为一名有着30多年捕鱼经验的渔民,王东遇过几十次台风,在他印象中,像这次“桦加沙”的超强台风很罕见。在收到短信通知后,王东立马就跟伙伴们商量归港。
考虑到此次“桦加沙”风力可能达14-16级,有可能对靠岸渔船仍造成损伤,王东决定请来吊车将渔船“请”上岸。在王东看来,这是花小钱避免大损失,如果渔船发动机不幸损伤的话,损失就将是六位数级别。
在将最后一条渔船“迁移”到岸上后,王东长舒一口气,准备回家去,“这是台风前最后的工作了,接下来就安安心心休息了。”
中小渔船可以“上岸”避风,一些大型渔船则已经转移到香港避风。深汕企业海泰渔业执行董事缪泽伦介绍,此次台风有可能是10几年来最大风力的一次,所以企业将近30艘大型渔船已经抵达香港,并在那里避风。
缪泽伦解释,如果常规台风,船只一般在鲘门、小漠就地停靠。但一旦遇到14级以上台风,很多大型渔船都会去香港避风。因为当地避风港条件受限,而香港是天然避风港且能容纳很多大船。在那边停靠避风后,等接触台风警报后再回来,届时鲘门渔港又将恢复热闹。
编辑 冯思颖 审读 张雪松 二审 桂桐 三审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