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交会宝安“AI双圈”火了:“硬科技”人气爆棚,“未来城市”触手可及

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张郗郡
11-14 20:58
摘要

走进人群熙攘的宝安AI形象展区,“1小时AI生产圈”与“24小时AI城市活力圈”两大板块便次第展开,勾勒出人工智能从产线到生活的完整轨迹。

11月14日,第27届高交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正式开幕。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的产业创新强区,宝安区今年共有152家企业报名参会,数量较去年增长58%,占全市报名企业总量的20%。

不仅参展商数量较去年大幅增长,精心布置的324平方米区域,展示了宝安区各类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更勾勒出了一副生动的“宝安AI全景图”。

科技浓度“爆表”的制造高地

“你好,我可以试穿一下吗?”仅仅半小时内,锦鹏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的销售总监李兴就听到了不下十遍这番询问。

在宝安展区的入口处,锦鹏机器人展示的外骨骼机器人是现场的“顶流”之一,产品小巧的机身如同一套轻巧的支架,只需通过绑带固定到盆骨和大腿上,便可对使用者的登山、跑步、爬楼梯形成一定的助力。

“这是我们这款产品的首次公开亮相,产品整体重量不超过2kg,扭矩峰值达到40N·m,续航时间达6小时,能够为身体行动不便的人群提供外部助力。”李兴向记者介绍道。

现场,小小的外骨骼机器人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观众。大家纷纷围住体验者,好奇地询问着产品的使用感受、使用方法,其中还不乏远道而来的海外观众。

面对这份“科技感满满”的产品,无论是使用者还是围观者,都不禁竖起了自己的大拇指。

在本次宝安展区内,吸引观众的展品不止这一款。

在锦鹏机器人隔壁,能够拉花的安诺咖啡机器人正一刻不停地制作着观众们定制的拉花拿铁;

天云极客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上,由汽油驱动的赛级动力冲浪板吸引了一批罗马尼亚采购商的注意;

“顶流”企业影石与韶音的全景相机与骨传导耳机,也少不了被喜爱已久的“粉丝级”消费者欣赏、使用……

一位观众就向记者表示:“宝安的企业很新潮,产品也十分贴近生活。”更有来自海外采购商表示,此番来高交会就是想找寻一些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在这里就看到了很多。”一位俄罗斯采购商说。

AI“双圈”吸睛 构筑未来城市

走进人群熙攘的宝安AI形象展区,“1小时AI生产圈”与“24小时AI城市活力圈”两大板块便次第展开,勾勒出人工智能从产线到生活的完整轨迹。

在“1小时AI生产圈”,来自兆威机电的仿生灵巧手正根据识别到的人手动作,不间断地进行着同步演示;几步之外,戴盟机器人带来了自研的一系列视触觉传感器,与相关上下游企业交谈着业务合作;此外还有同川科技的谐波减速器、正运动技术的多轴运动控制器……这些藏在整机里的“内核”被一一拆解展示。有观众感慨:“走完这一圈,就像亲历了一条浓缩的机器人产线。”

在“24小时AI城市活力圈”,则是进入AI应用的世界。银河通用的24小时智慧零售仓前,机器人正在演示如何精准抓取商品,让观众们体验无人值守便利店的购物体验。“目前,我们已在宝安落地三个智能零售舱。”现场负责人说。

同样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还有可以进行拔罐、针灸、按摩的“小驰”智能按摩机器人、半岛医疗的超声炮美容仪、卧安科技可以模拟“真人陪练”的网球机器人……

这些场景共同拼出一幅AI无缝融入日常的生动画面:从日常的健康理疗,到午后的健身时光,再到夜晚的护肤时刻,人工智能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重塑着城市的运行逻辑。

从精密的制造闭环到智慧的生活场景,宝安展区通过“双圈”设计,完成了一场从技术到应用的完整演示。这不仅是一次产品展示,更是对未来城市形态的生动预演。

随着这些创新成果加速落地,一个更具效率、更懂人性的智能城市,正从宝安的产业土壤中蓬勃生长。

(部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刘兰若 审读 郭建华 二审 许家宜 三审 万晖

(作者: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张郗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